关于绍兴的历史,文化,名人

“悠悠水,浓浓古越情”。绍兴以其丰富、风光秀丽、诱人而著称于世,自古即为游客向往的游览胜地。绍兴历史悠久,名人辈出,景色秀丽,物产丰富,素称“文物之邦、”,是我国之一。相传4000多年前的夏朝,为治水曾两次躬临绍兴,治平了水土,故至今尚存禹陵胜迹。春秋战国时,建都绍兴,时,“越池”一度成为我国东部政

“悠悠
水,浓浓古越情”。绍兴以其
丰富、
风光秀丽、
诱人而著称于世,自古即为游客向往的游览胜地。

绍兴历史悠久,名人辈出,景色秀丽,物产丰富,素称“文物之邦、
”,是我国
之一。相传4000多年前的夏朝,
为治水曾两次躬临绍兴,治平了水土,故至今尚存禹陵胜迹。春秋战国时,

建都绍兴,
时,“越池”一度成为我国东部政治文化中心。汉代置都稽州,隋朝改称吴州,唐朝又改称越州,南宋时改为绍兴府,沿袭至今。绍兴
,历史上涌现出许多著名的政治家、
、文学家,如
、鲁迅、
、周恩来等。

一代文学
鲁迅的许多作品中都反映了绍兴文化浓郁的地方性色彩,
,从

到故乡的
,随处可见鲁迅文化中的
结。游览绍兴,也许就是一次鲁迅文化的怀旧之旅,站在河边,你可以看到戴着小毡帽的船夫以及戴着银
的玩童;迈进
,你可以尝尝正宗的
;回到乡间,去看一场传统的
……

绍兴就是这样一座地方色彩很浓的著名
。悠悠古纤道上,
莹,石桥飞架,轻舟穿梭,有大小河流1900公里,桥梁4000余座,构成典型的
景色。东湖洞桥相映,水碧于天;五泄溪泉飞成瀑,五折方下;
石景,
;兰亭以

而被称为书法胜地;
则因陆游、
的爱情悲剧使后来者嗟叹不已;此外还有唐代纤道,南
,明清
以及与此相关联的绍兴
,以乌蓬船、乌毡帽、乌
为代表,在数千年的历史演变中,积淀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并呈现独特的地方风采,令人仰慕神往。

建置:

二十五年(前222),以故吴越地置
,郡治吴(今苏州)。秦始皇三十七年(前210)东巡至会稽,更名大越曰山阴,
名始此。吴黄龙元年(22*****山阴隶属
。此后郡时有分置,

治未变。
时(583~589)析
,置会稽县,山、会两县并设,同城而治始此(一说在永定年间)。隋开皇九年(58*****废山阴、

、始宁4县,入会稽县。唐
七年(62*****析会稽县,复置山阴县。翌年又废山阴,入会稽县,垂拱二年(68*****复置山阴县。
二年(76*****因刺史薛兼训之奏,撤山阴县并入会稽县。七年,因刺史陈少游之奏,复置山阴县。元和六年(81*****撤山阴县并入会稽县。十年复置山阴县。自南朝后期250余年间,山阴县七度置废。元和十年再置,山、会两县并设,始长期稳定,隶属越州。南宋建炎三至四年(1129~113*****
避金兵暂驻越州,州治山阴为临时首都。次年,
“绍兴”升越州为绍兴府,“绍兴”名始此。山阴、会稽两县属之。元至元十三年(12*****建两浙
,后废绍兴府为绍兴路,山、会仍其属县。朱元璋
(13*****改绍兴路为绍兴府,隶属依旧。清因明制。
十一年(18*****
攻占绍兴府,山阴、会稽两县属
。同治二年(18*****清军收复绍兴,山、会两县隶属复旧。
三年(19*****月,裁山、会两县,嗣以展缓至八月裁并,两县将印信档案缴府。民国元年(19*****月,废绍兴府,原山阴、会稽两县,改为
,隶属浙江
。三年,设会稽道于省县间,
隶属之。十六年,废道,
区属省。二十四年,设绍兴行政督察区于省县间,绍
隶属之。翌年,以数名区,绍
隶属第三行政督察区。三十年四月,日军陷绍兴,县政府先后迁至王坛,蒋村、裘村,政令仅及龙会、稽东两乡。6月,绍
区设伪乡镇联合会,次年6月,设汪伪绍
政府,属伪第五专署。三十四年8月,伪政权垮台。三十七年,第三行政督察区改编为第二行政督察区,绍兴县隶属之。

1949年5月7日,绍兴解放,
,绍兴县人民政府成立。属浙江省第十专署。10月,析绍兴县,置会稽县。城区设绍兴市(县级),11月,改第十专置为绍兴
,两县一市俱隶属之。1950年5月,撤绍兴市、会稽县,合并为绍兴县。9月,析城区,复置绍兴市(县级),隶属依旧。1952年1月,绍兴县直属省府。1953年2月,改属宁波地区
。1958年2月,绍兴县、市合并,称绍兴县。1962年1月,析城区,复置绍兴市。1964年9月,复绍兴地区
,绍兴县为其辖区。1981年3月,绍兴县改建绍兴市(县级)。1*****年7月,撤绍兴地区,建立省辖绍兴市(地级),恢复绍兴县。(《绍兴
》第一编建置)

灾异
:


】1961至1990年,全县发生三日过程两量≥100~300毫米,日最大
50~150毫米之
34次,年均1次以上。其中全县性
12次,占35%,不到三年发生1次,且有11次在
季季节,占91.7%,其余均为局部性洪涝。

【干旱】1961~1990年,境内发生干旱33次,其中30天以上者各级干旱27次占82%。平均一年发生一次。18次是全县性干旱,占67%。
伏秋冬连旱,三江闸一带干旱长达133天,24.5万亩晚稻受灾。

【台风】1961~1990年,受过程降雨≥30毫米之台风影响102次,年均3.4次。最多195*****年分别有7次。1956年8月12号台风,过程降水176.1~196.4毫米,风力12级以上,最大
40米每秒。


】据1950至1980年观测,31年中发生
30次,年均近1次。

人口
:

【分布】清前无人口分布资料可稽,及至
年间,方分别统计城坊、乡镇户口,断续不全。因自然环境、经济条件和居住习惯等因素,分布不匀:仅占地域总面积0.6%之城厢、坊里,密集总人口10%以上;平
镇占总面积40%,亦占总人口60%;低
陵区占地面积约59%,却仅占总人口30%左右。

【密度】绍兴一向人多地少,
较高,并呈上升趋势。南北两地差别明显:北部
平原,经济比较发达,人口稠密;南部低
陵,经济发展较为滞缓,人口相对稀疏。清前史疏分县记载
。民国元年(19*****山阴、会稽合并为绍兴县,始有
统计,每平方公里为593人。十七年为608人。二十一年为640人。二十四年为568人。三十年为611人。三十四年,因战乱下降至430人。三十六年446人。建国后,才有全县性完整记载。

【流动】绍兴历史上,有几次人口大变动:句践二十九年(周贞定
年,前468)
灭吴后迁都
,带去越地居民3万户。秦始皇二十七至三十七年(前220至前210),徙大越民到

一带。汉武帝元狩四年(前119*****迁中原居民到会稽等地。西晋末年(永嘉年间)北方发生战乱,晋室南迁,中原人士避居会稽、山阴。
,居民离散,越州各县人口有显著上升。
之乱,宋室南迁,山阴、会稽人口大量增加。至清乾隆五十六年(17*****山阴县人口100*****会稽县人口266*****合计126*****人,数量剧增。沦陷期间,居民逃离,由民国二十四年(19*****户,108*****人,降到三十六年197*****户,853*****人,下降21.55%。194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下,随军地方工作干部定居近千人。

水利
:

【水库】境内水库,始于
句践之时。南池、吴塘、
塘,均属国内早期小型水库。东汉在
口筑成之回涌湖,属中型规模,系均质土坝构筑,利用天然山岙泄洪。明代建芝塘湖,缓
履江、西
水患。

建国后,农业生产发展,
壮大,50年代中期至70年代中期,山区、
掀起兴修水利热潮,共建中、小型水库59座,塘坝410座、灌溉塘945座,可正常蓄水564*****万立方米。

【海塘】海塘修筑始于
。而较为系统,初具规模之海塘建筑首见于《
·地理志》,守
之、
温、李左次等均有“增修”会稽海塘之举,可见唐以前境内确已有海塘工程。山阴海塘始载于《
会稽志》所记“界塘”,比
之增修会稽防海塘早36年。

县境海塘,历经自南而北扩展和零星分散逐步联成一体之漫长演变过程。明嘉靖汤绍恩建成三江闸,海塘遂成一线,无多变动,直至60年代后期,随治江围涂工程大规模兴起,海塘堤线急速北移。现境
塘总长88.*****公里,由萧绍海塘(境内段)18*****公里和围垦大堤69.*****公里组成。海塘结构与
也不断发展,初筑土塘、柴塘,宋兴石塘,清筑
石塘、丁由石塘。民国期间出现浆
石斜坡塘。建国后又由人力筑塘改为机械筑塘。抗御潮洪能力大增。今之一线海塘,浆

塘已达50~100年一遇
,抛石土塘已达20年以上一遇之

【闸堰】南宋
湮废,浦
又借道钱

入海,平原水利形势明显恶化,水旱剧增。明初戴琥、彭谊、张焕等先后修建扁拖诸闸,并筑坝修塘,整治河湖,稍有缓和。但因无据要津、杀水势、蓄众水之大型排涝枢纽工程,水旱频仍,海塘决筑不绝,劳民耗资。明嘉靖年间太守汤绍恩顺应民心,创筑我国古代著名滨海大闸—三江闸根治水害。《闸务全书》称,自此“旱御有备。旱则闭以蓄之,田足以灌溉;涝则启以泄之,稼不至浸淫。三邑之民,
”。

下游出水主道自南而北变迁,三江闸外自清康熙起出现涨沙之患,三江闸遂由130多年之全盛期,转入效能衰减期。平原抗旱除涝又显艰困。建国后,相继建成
闸、新三江闸等大中型排涝骨干工程,绍

面一新,旱涝灾害得到较好防御。

【河湖整治】建国前夕,境内河湖多岸塌堪倾,湖淤河塞,涝不能畅泄,旱无力久抗。建国后围绕发挥河湖蓄泄效能,以“上蓄、中疏、下泄”为整治原则,上游兴修蓄水滞洪之塘库;中下游全面整理闸江,疏拓河道;沿海兴建大中小
等工程。共疏挖河道826.3公里,拆建阻水桥梁580座,河道砌石护岸125*****公里。

一览
** 区划资料截至2006年9月;面积、人口根据《简册(2006)》,人口截至2004年底。 *

绍兴市 面积8256
,人口433万人。辖1个
、2个县,代管3个

面积 338
,人口 64万人。邮编312000。区人民政府驻
街道延安路。

市 面积2311
,人口106万人。邮编311800。市人民政府驻暨阳街道红旗路26号。

市 面积1427平方千米,人口 77万人。邮编312300。市人民政府驻百官街道市府路5号。

市 面积1771平方千米,人口 73万人。邮编312400。市人民政府驻北直路37号。
绍兴县 面积1196平方千米,人口 70万人。邮编312030。县人民政府驻
街道群贤路1661号。

面积1213平方千米,人口 43万人。邮编312500。县人民政府驻人民路190号。

绍兴概况

长话区号:0575

邮政编码:312000

位置:位
绍平原西部,南屏
,北濒
,西连杭州,东接宁波,总面积7950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101平方公里。

区划:现辖
及绍兴县、

市、
市、
市。

人口:426万,其中市区人口31万。

绍兴名人榜:

1:鲁迅,原名

2:
,就义于绍兴市区古轩亭口

3:
,原北

4:
长,即

5:周恩来

6:西施

7:

绍兴

1、

2、

3、兰亭

4、

5、

6、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fa699.com/42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