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情好客是土族历来的风尚,迎送客人三杯酒就是这种风尚最突出的表现。主人在客人到来之前就拿着酒壶、酒杯在大门口等待,待客人下马或下车,先敬下马三杯酒;客人进门时又敬进门三杯酒;待客人脱鞋上炕、盘腿坐下时再敬吉祥如意三杯酒;当客人离去时还要喝出门三杯酒和上马三杯酒。对每次敬酒总是三杯的缘由有不同的说法,
热情好客是土族历来的风尚,迎送客人三杯酒就是这种风尚最突出的表现。主人在客人到来之前就拿着酒壶、酒杯在大门口等待,待客人下马或下车,先敬下马三杯酒;客人进门时又敬进门三杯酒;待客人脱鞋上炕、盘腿坐下时再敬吉祥如意三杯酒;当客人离去时还要喝出门三杯酒和上马三杯酒。对每次敬酒总是三杯的缘由有不同的说法,但总而言之土族人认为三是个吉祥的数字,三代表佛、法、僧三宝,日、月、星三光,天、地、人三才……而敬三杯酒的含义是祝福客人吉祥如意。土族婚俗别具一格,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土族历来禁止同曾祖的兄弟姐妹之间结婚,就是相隔几代也仍然禁止。土族的婚恋习俗大致要经过请媒、定亲、送礼、聚亲、送亲、结婚议式、谢宴等程序。如果男方家的父母看中了别人家的姑娘后(或男女青年自由恋爱后),就请两个媒人带上哈达、两瓶酒及锟锅馍和花卷馍各一副到女方家提亲,女方父母若同意这门亲事,就收下礼物,并热情招待媒人。否则,将礼物让媒人带回。卓尼土族的习惯是若女方同意,就在酒瓶内装入青稞或小麦,瓶口拴一撮白羊毛,让媒人带给男方。征得女方家的同意后,男方家再请媒人带上哈达、酒等礼品去定亲。定婚后,男方还要请媒人去女方家商定结婚吉日。土族婚礼几乎一直在唱歌跳舞中进行,程序讲究,热烈隆重。
土族每户人家几乎都有一个特定的庭院,方位靠山向阳,多为土木结构。房屋多为平顶,院子当中有一圆槽,圆槽中间高竖嘛呢旗杆,旗杆顶端有木刻吉祥物,杆上悬挂印有六字真言或平安经的蓝白布经幡,以避邪除灾,保佑全家四季平安。如今圆槽大多已成为种植花草的花坛。湟水以北的土族村落大多依山傍水,其显著标志为附近山顶上的敖包和山壑上挂着的五色布做的加达尔。村前村后的山被视为神山。村庄最高点有寺庙,红墙蓝瓦、树林环抱,为供奉护法神的场所,是全村宗教活动的中心。土族服饰比较独特。土族男女的上衣大都配有绣花高领。妇女服饰以五彩花袖衫最具代表性。花袖衫一般为小领斜襟,两袖用红、黄、绿、紫、蓝五色彩布拼成,衣袍腰间还配有一条彩带,带子两头有刺绣的花鸟鱼虫云纹图案。男子在高领白短褂外套深色长袍,腰系绿花带,头戴毡帽。土族服饰融畜牧与农耕文化特征于一体,风格独特,绚丽多姿。青年男子一般穿小领、斜襟、袖口镶有黑边、胸前镶一块四寸见方的彩色图案的长袍,穿绣花高领的白色短褂,外套黑色或紫红色坎肩,腰系绣花长带,垂吊在前面,配有绣花围肚,下穿黑色或蓝色大裆裤,系着两头绣花的长裤带,小腿扎着称作“黑虎下山”(上黑下白)的绑腿带,脚上穿着花云子鞋,头戴织锦镶边的毡帽或四片瓦帽。老人一般头戴黑色卷边毡帽,穿小领斜襟长袍,外套黑色坎肩,系黑色腰带,脚穿白袜黑鞋。土族青壮年男子戴的卷檐镶边毡帽,后檐向上翻,前檐向前展开,称之为“鹰嘴啄食”;老年人戴的卷边毡帽,用毛蓝布缝成喇叭口,喇叭口内缝以羊皮,可以翻上,也可以放下,帽尖加一个核桃大的红绿线顶子。土族妇女服饰则更加五彩缤纷,复杂多样,以五彩花袖衫最具代表性。在互助、大通、乐都一带,妇女一般穿小领斜襟长袍,两袖用红、黄、绿、紫、蓝五色彩布做成。长袍上面套有黑色、紫红色或镶边的蓝色坎肩。中青年妇女穿这种长袍时,腰系宽而长的彩带,带子两头有刺绣或线盘的花、鸟、蜂、蝶、彩云等花纹图案。有些妇女也穿镶有白边的绯红百褶裙,裤子膝下部分套黑色或蓝色的叫“贴弯”的裤筒,脚穿绣花鞋。平时戴着镶边的毡帽,前后檐均向上翻。姑娘两鬃梳小辫子,中间梳一条大辫子,三条辫子合辫在后面,用绯红头绳扎紧,系一海螺圆椭,裤子膝下部分套红色的“帖弯”。发式和“贴弯”颜色的不同,是区别已婚妇女和姑娘的主要标志。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fa699.com/51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