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御龙宴酒店宴会厅比较推荐的性价比都很好是华馨位于广阳道与新华路交口二招(廊坊宾馆)也可以位于东安建设路那边御龙,海中金,浪淘沙档次比较高春城位于爱民道军分区院内廊坊饭店位于金光道西小区永兴小区那边有个金盛广阳道永和豆浆那边有个隆福其实稍微大点的饭店都能承办婚宴根据个人喜好和接受能力选择吧比较推荐
1. 御龙宴酒店宴会厅
比较推荐的性价比都很好是 华馨 位于广阳道与新华路交口二招(廊坊宾馆)也可以 位于东安 建设路那边御龙,海中金,浪淘沙档次比较高春城 位于爱民道军分区院内廊坊饭店 位于金光道 西小区永兴小区那边有个金盛广阳道永和豆浆那边有个隆福其实稍微大点的饭店都能承办婚宴根据个人喜好和接受能力选择吧比较推荐华馨 经济实惠 饭菜也挺好我身边的人在那办的很多我结婚时 男方就是选择的华馨我家选的是海中金 稍微贵点 但是用餐环境好希望能帮到你
2. 御龙饭店
南宁饭店小嘟来系列:紫米圆形礼盒月饼,方形礼盒月饼,精品紫米长型礼盒月饼,龙滕四海混搭口味的月饼,御龙经典双层礼盒月饼,红林酒店中秋礼盒:花开富贵月饼,铁盒玉兔呈祥月饼,吉满堂月饼,瑞气盈门混搭口味的月饼,广西合浦黄家月礼盒,非常公馆月饼
3. 御龙酒店地址是哪里
御龙回酒店,君莉大酒店,朗豪大饭店等。
4. 御龙宴酒店宴会厅怎么样
满汉全席起兴于清代,是集满族与汉族菜点之精华而形成的历史上最著名的中华大宴。乾隆甲申年间李斗所著《扬州书舫录》中记有一份满汉全席食单,是关于满汉全席的最早记载。
满汉全席,分为六宴,均以清宫著名大宴命名。汇集满汉众多名馔,择取时鲜海错,搜寻山珍异兽。全席计有冷荤热肴一百九十六品,点心茶食一百二十四品,计肴馔三百二十品。合用全套粉彩万寿餐具,配以银器,富贵华丽,用餐环境古雅庄隆。席间专请名师奏古乐伴宴,沿典雅遗风,礼仪严谨庄重,承传统美德,侍膳奉敬校宫廷之周,令客人留连忘返。全席食毕,可使您领略中华烹饪之博精,饮食文化之渊源,尽享万物之灵之至尊。蒙古亲藩宴
此宴是清朝皇帝为招待与皇室联姻的蒙古亲族所设的御宴。一般设宴天正大光明殿,由满族一、二品大臣坐陪。历代皇帝均重视此宴,每年循例举行。而受宴的蒙古亲族更视此宴为大福,对皇帝在宴中所例赏的食物十分珍惜。《清稗类钞*蒙人宴会之带福还家》一文中说:“年班蒙古亲王等入京,值颁赏食物,必之去,曰带福还家。若无器皿,则以外褂兜之,平金绣蟒,往往汤汁所沾需,淋漓尽,无所惜也。”
第一道席
网油鱼卷 燕窝四字 抓炒鱼片 三鲜瑶柱 芙蓉大虾 龙井竹荪 桂花干贝
金钱吐丝 凤凰展翅 炸鸡葫芦 桃仁鸡丁 鸭丝掐菜 肉末烧饼 龙凤柔情
鸡沾口蘑 咖喱菜花 凤凰趴窝 宫保兔肉 熊猫品竹 御扇豆黄 炝玉龙片
糖醋鱼卷 金鱼鸭掌 琉璃珠玑 金糕 栗子糕 芝麻卷 仿膳饽饽
酥卷佛手 油焖鲜蘑 莲子膳粥 麻辣牛肉 金丝烧麦 凤尾群翅
第二道席
太极发财燕 雪月羊肉 炸春卷 如意卷 金糕卷 兰花豆干 萝卜桂鱼
凤穿金衣 云河段霄 翠玉豆糕 四喜饺 绣球全鱼 秋菊傲霜 龙衔海棠
滑溜鹌鹑 侉炖羊肉 玉掌献寿 炒榛子酱 发菜黄花 熊猫蟹肉 清炸鹌鹑
双色豆糕 烤羊腿 龙井金鱼 琥珀鸽蛋 二龙戏珠 炒黄瓜酱 雨后春笋
如意竹荪 檀扇鸭掌 鲤跃龙门 炝黄瓜衣 菊花里脊 八宝膳粥
第三道席
母子相会 豌豆黄 小豆糕 枣泥糕 红烧鱼唇 金鱼角 凤凰鱼肚
宫廷排翅 玉兔白菜 冰花雪莲 松鹤延年 香露苹果 荷花酥 金钱鱼肚
明珠豆腐 芙蓉鱼骨 百子冬瓜 翡翠玉扇 仙鹤鲍鱼 薏米膳继 莲子糕
日月生辉 荷包蟹肉 姜汁扁豆 佛手金卷 翠柳凤丝 燕影金蔬 白银如意
黄袍加身 葵花麻鱼 五丝菜卷 佛手广肚 白梨凤脯 参婆千子
第四道席
杏仁豆腐 御龙火锅 糖醋荷藕 罗汉大虾 黑米膳粥 金屋藏娇
翡翠银耳 抓炒大虾 喜鹊登枝 油攒大虾 茸鸡待哺 随滑飞龙
鸡油香菇 怪味鸡片 鹦鹉莴笋 芝麻锅炸 芜爆鲜贝 双色马蹄糕
口蘑鹿肉 琵琶大虾 长春羹 干煸牛肉丝 蝴蝶海参 鸳鸯酥盒
芜爆山鸡 燕尾桃花 麦穗虾卷 三鲜鸭舌 金银鸽肉 红烧鹿筋
芙蓉鹿尾 百寿桃 莲花卷 三色糕
第五道席
玉板翠带 珍珠雪耳 清炒鳝丝 万年长青 金鸡独立 豢蝶大虾
凤戏牡丹 荷塘莲香 一品官燕 芸豆金鱼 豆沙糕 酥页层层
金蟾拜月 奶油菠萝冻 花篮白菜 桂花海蜇 鲍王闹府 凤凰出世
绣球蛋糕 云片鸽蛋 烧瓤菜花 龙凤双锤 鸡丝汤面 红烧鱼骨
凤脯珍珠 干烧冬笋 鸳鸯哺乳 百鸟还巢 卧龙戏珠 如意乌龙
金狮绣球 豆沙凉糕 凤眼秋波 红豆膳粥
第六道席
棠花吐蕊 群虾戏荷 炒豌豆酱 金镶玉板 梅竹山石 芙蓉鱼角
怀胎桂鱼 雪里藏珍 抓炒里脊 叉烧猪肉 松树猴头 象眼鸽蛋
清蒸鹌鹑 龙凤呈祥 金钱香菇 香爆螺盏 鸳鸯鱼枣 桔子盏
藕丝羹 沙舟踏翠 芥末鸭膀 翡翠鱼丁 桂花鱼条 玉盏龙眼
棒渣膳粥 五丝洋粉 三丝驼峰 晶玉海棠 蜜汁山药 拌银耳
蛋挞 宫保鹌鹑 芙蓉糕 火炼金身
5. 御龙宴酒店宴会厅图片
【基本介绍】 满汉全席是我国一种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巨型宴席。既有宫廷菜肴之特色,又有地方风味之精华;突出满族菜点特殊风味,烧烤、火锅、涮锅几乎不可缺少的菜点,同时又展示了汉族烹调的特色,扒、炸、炒、熘、烧等兼备,实乃中华菜系文化的瑰宝。 满汉全席原是官场中举办宴会时满人和汉人合坐的一种全席。满汉全席上菜一般起码一百零八种,分三天吃完。满汉全席菜式有咸有甜,有荤有素,取材广泛,用料精细,山珍海味无所不包。 满汉全席菜点精美,礼仪讲究,形成了引人注目的独特风格。满汉全席,分为六宴,均以清宫著名大宴命名。汇集满汉众多名馔,择取时鲜海错,搜寻山珍异兽。全席计有冷荤热肴一百九十六品,点心茶食一百二十四品,计肴馔三百二十品。合用全套粉彩万寿餐具,配以银器,富贵华丽,用餐环境古雅庄隆。席间专请名师奏古乐伴宴,沿典雅遗风,礼仪严谨庄重,承传统美德,侍膳奉敬校宫廷之周,令客人留连忘返。全席食毕,可使您领略中华烹饪之博精,饮食文化之渊源,尽享万物之灵之至尊。 【六种宴席】 满汉全席(一)蒙古亲潘宴 此宴是清朝皇帝为招待与皇室联姻的蒙古亲族所设的御宴。一般设宴天正大光明殿,由满族一、二品大臣坐陪。历代皇帝均重视此宴,每年循例举行。而受宴的蒙古亲族更视此宴为大福,对皇帝在宴中所例赏的食物十分珍惜。《清稗类钞*蒙人宴会之带福还家》一文中说:“年班蒙古亲王等入京,值颁赏食物,必之去,曰带福还家。若无器皿,则以外褂兜之,平金绣蟒,往往汤汁所沾,淋漓尽,无所惜也。 满汉全席(二)廷臣宴 廷臣宴于每年上元后一日即正月十六日举行,是时由皇帝亲点大学士,九卿中有功勋者参加,固兴宴者荣殊。宴所设于奉三无私殿,宴时循宗室宴之礼。皆用高椅,赋诗饮酒,每岁循例举行。蒙古王公等皆也参加。皇帝籍此施恩来拢络属臣,而同时又是廷臣们功禄的一种像徵形式 。 满汉全席(三)万寿宴 万寿宴是清朝帝王的寿诞宴,也是内廷的大宴之一。后妃王公,文武百官,无不以进寿献寿礼为荣。其间名食美馔不可胜数。如遇大寿,则庆典更为隆重盛大,系派专人专司。衣物首饰,装潢陈设,乐舞宴饮一应俱全。光绪二十年十月初十日慈禧六十大寿,于光绪十八年就颁布上谕,寿日前月余,筵宴即已开始。仅事前江西烧造的绘有万寿无疆字样和吉祥喜庆图案的各种釉彩碗、碟、盘等瓷器,就达二万九千一百七十余件。整个庆典耗费白银近一千万两,在中国历史上是空前的。 满汉全席(四)千叟宴 千叟宴始于康熙,盛于乾隆时期,是清宫中的规模最大,与宴者最多的盛大御宴。康熙五十二年在阳春园第一次举行千人大宴,玄烨帝席赋《千叟宴》诗一首,固得宴名。乾隆五十年于乾清宫举行千叟宴,与宴者三千人,即席用柏梁体选百联句。嘉庆元年正月再举千叟宴于宁寿宫皇极殿,与宴者三千五十六人,即席赋诗三壬余首。后人称谓千叟宴是“恩隆礼洽,为万古未有之举”。 满汉全席(五)九白宴 九白宴始于康熙年间。康熙初定蒙古外萨克等四部落时,这些部落为表示投诚忠心,每年以九白为贡,即:白骆驼一匹、白马八匹。以此为信。蒙古部落献贡后,皇帝高御宴招待使臣,谓之九白宴。每年循例而行。后来道光皇帝曾为此作诗云:四偶银花一玉驼,西羌岁献帝京罗 满汉全席(六)节令宴 节令宴系指清宫内廷按固定的年节时令而设的筵宴。如:元日宴、元会宴、春耕宴、端午宴、乞巧宴、中秋宴、重阳宴、冬至宴、除夕宴等,皆按节次定规,循例而行。满族虽有其固有的食俗,但入主中原后,在满汉文化的交融中和统治的需要下,大量接受了汉族的食俗。又由于宫廷的特殊地位,逐使食俗定规详尽。其食风又与民俗和地区有着很大的联系,故,腊八粥、元宵、粽子、冰碗、雄黄酒、重阳糕、乞巧饼、月饼等仪器在清宫中一应俱全。 【全席菜谱】 满汉全席一共有108道菜式: (一)蒙古亲潘宴 茶台茗叙 :古乐伴奏、满汉侍女、敬献白玉奶茶 到奉点心 :茶食刀切、 杏仁佛手、 香酥苹果、 合意饼 攒盒一品 :龙凤描金攒盒龙盘柱 (随上干果蜜饯八品) 四喜乾果 虎皮花生 、怪味大扁、 奶白葡萄、 雪山梅 四甜蜜饯 蜜饯苹果、 蜜饯桂圆 、蜜饯鲜桃、 蜜饯青梅 奉香上寿: 古乐伴宴、焚香入宴 前菜五品: 龙凤呈祥 、洪字鸡丝黄瓜、 福字瓜烧里脊、 万字麻辣肚丝 、年字口蘑发菜 饽饽四品: 御膳豆黄 、芝麻卷、 金糕、 枣泥糕 酱菜四品: 宫廷小黄瓜 、酱黑菜 、糖蒜 、腌水芥皮 敬奉环浆: 音乐伴宴、满汉侍女敬奉、贵州茅台 膳汤一品: 龙井竹荪 御菜三品: 凤尾鱼翅、 红梅珠香、 宫保野兔 饽饽二品: 豆面饽饽、 奶汁角 御菜三品: 祥龙双飞、 爆炒田鸡、 芫爆仔鸽 御菜三品: 八宝野鸭、 佛手金卷 、炒墨鱼丝 饽饽二品: 金丝酥雀、 如意卷 御菜三品: 绣球乾贝、 炒珍珠鸡、 奶汁鱼片 御菜三品: 干连福海参、 花菇鸭掌 、五彩牛柳 饽饽二品: 肉末烧饼、 龙须面 烧烤二品: 挂炉山鸡、 生烤狍肉、 随上荷叶卷、 葱段、 甜面酱 御菜三品: 山珍刺龙芽、 莲蓬豆腐 、草菇西兰花 膳粥一品: 红豆膳粥 水果一品: 应时水果拼盘一品 告别香茗: 信阳毛尖 (二)廷臣宴 丽人献茗:狮峰龙井 乾果四品:蜂蜜花生 、怪味腰果、 核桃粘、 苹果软糖 蜜饯四品:蜜饯银杏、 蜜饯樱桃 、蜜饯瓜条、 蜜饯金枣 饽饽四品:翠玉豆糕、 栗子糕 、双色豆糕、 豆沙卷 酱菜四品:甜酱萝葡、 五香熟芥、 甜酸乳瓜 、甜合锦 前菜七品:喜鹊登梅、 蝴蝶暇卷、 姜汁鱼片、 五香仔鸽、 糖醋荷藕、 泡绿菜花、 辣白菜卷 膳汤一品:一品官燕 御菜五品:砂锅煨鹿筋、 鸡丝银耳、 桂花鱼条 、八宝兔丁、 玉笋蕨菜 饽饽二品:慈禧小窝头、 金丝烧麦 御菜五品:罗汉大虾、 串炸鲜贝、 葱爆牛柳、 蚝油仔鸡、 鲜蘑菜心 饽饽二品:喇嘛糕 、杏仁豆腐 山珍刺五加 清炸鹌鹑、 红烧赤贝 饽饽二品:绒鸡待哺 、豆沙苹果 御菜三品:白扒鱼唇、 红烧鱼骨、 葱烧鲨鱼皮 烧烤二品:片皮乳猪、 维族烤羊肉、 随上薄饼、 葱段 甜酱 膳粥一品:慧仁米粥 水果一品:应时水果拼盘一品 告别香茗:珠兰大方 (三)万寿宴 丽人献茗:庐山云雾 乾果四品:奶白枣宝、 双色软糖、 糖炒大扁、 可可桃仁 蜜饯四品:蜜饯菠萝 、蜜饯红果、 蜜饯葡萄、 蜜饯马蹄 饽饽四品:金糕卷 、小豆糕 莲子糕、 豌豆黄 酱菜四品:桂花辣酱芥 、紫香乾、 什香菜、 暇油黄瓜 攒盒一品:龙凤描金攒盒龙盘柱 随上 五香酱鸡 盐水里脊、 红油鸭子、 麻辣口条 桂花酱鸡 蕃茄马蹄、 油焖草菇、 椒油银耳 前菜四品: 万字珊瑚白、 寿字五香大虾、 无字盐水牛肉、 疆字红油百叶 膳汤一品: 长春鹿鞭汤 御菜四品: 玉掌献寿 、明珠豆腐、 首乌鸡丁 、百花鸭舌 饽饽二品: 长寿龙须面 、百寿桃 御菜四品: 参芪炖白凤 、龙抱凤蛋、 父子同欢、 山珍大叶芹 饽饽二品: 长春卷 、菊花佛手酥 御菜四品: 金腿烧圆鱼、 巧手烧雁鸢、 桃仁山鸡丁 、蟹肉双笋丝 饽饽二品: 人参果、 核桃酪 御菜四品: 松树猴头蘑、 墨鱼羹、 荷叶鸡、 牛柳炒白蘑 烧烤二品: 挂炉沙板鸡 、麻仁鹿肉串 膳粥一品: 稀珍黑米粥 水果一品: 应时水果拼盘一品 告别香茗: 茉莉雀舌毫 (四)千叟宴 丽人献茗:君山银针 乾果四品:怪味核桃 、水晶软糖、 五香腰果、 花生粘 蜜饯四品:蜜饯桔子、 蜜饯海棠、 蜜饯香蕉、 蜜饯李子 饽饽四品:花盏龙眼、 艾窝窝、 果酱金糕、 双色马蹄糕 酱菜四品:宫廷小萝葡、 蜜汁辣黄瓜、 桂花大头菜、 酱桃仁 前菜七品:二龙戏珠、 陈皮兔肉、 怪味鸡条 、天香鲍鱼 、三丝瓜卷、 虾籽冬笋、 椒油茭白 膳汤一品:罐焖鱼唇 御菜五品:沙舟踏翠、 琵琶大虾、 龙凤柔情、 香油膳糊 肉丁、黄瓜酱 饽饽二品:千层蒸糕 、什锦花篮 御菜五品:龙舟镢鱼、 滑溜贝球、 酱焖鹌鹑、 蚝油牛柳、 川汁鸭掌 饽饽二品:凤尾烧麦 、五彩抄手 御菜五品:一品豆腐、 三仙丸子 、金菇掐菜、 溜鸡脯、 香麻鹿肉饼 饽饽二品:玉兔白菜 、四喜饺 烧烤二品:御膳烤鸡、 烤鱼扇 野味火锅:随上围碟十二品 一品 : 鹿肉片 、飞龙脯 狍子脊、 山鸡片 野猪肉 野鸭脯 鱿鱼卷 、鲜鱼肉 刺龙牙 大叶芹 刺五加、 鲜豆苗 膳粥一品:荷叶膳粥 水果一品:应时水果拼盘一品 告别香茗:杨河春绿 (五)九百宴 丽人献茗: 熬乳茶 乾果四品: 芝麻南糖 、冰糖核桃、 五香杏仁、 菠萝软糖 蜜饯四品: 蜜饯龙眼、 蜜饯莱阳梨 、蜜饯菱角 、蜜饯槟子 饽饽四品: 糯米凉糕 、芸豆卷 、鸽子玻璃糕、 奶油菠萝冻 酱菜四品: 北京辣菜 、香辣黄瓜条 、甜辣乾 、雪里蕻 前菜七品: 松鹤延年、 芥茉鸭掌、 麻辣鹌鹑、 芝麻鱼 腰果芹心、 油焖鲜蘑 蜜汁蕃茄 膳汤一品: 蛤什蟆汤 御菜一品: 红烧麒麟面 热炒四品: 鼓板龙蟹 、麻辣蹄筋 、乌龙吐珠、 三鲜龙凤球 饽饽二品: 木犀糕 、玉面葫芦 御菜一品: 金蟾玉鲍 热炒四品: 山珍蕨菜 、盐煎肉 、香烹狍脊、 湖米茭白 饽饽二品: 黄金角 、水晶梅花包 御菜一品: 五彩炒驼峰 热炒四品: 野鸭桃仁丁、 爆炒鱿鱼、 箱子豆腐、 酥炸金糕 饽饽二品: 大救驾、 莲花卷 烧烤二品: 持炉珍珠鸡、 烤鹿脯 膳粥一品: 莲子膳粥 水果一品: 应时水果拼盘一品 告别香茗: 洞庭碧螺春 (六)节令宴 丽人献茗:福建乌龙 乾果四品:奶白杏仁、 柿霜软糖、 酥炸腰果、 糖炒花生 蜜饯四品:蜜饯鸭梨 、蜜饯小枣、 蜜饯荔枝、 蜜饯哈密杏 饽饽四品:鞭蓉糕 、豆沙糕、 椰子盏、 鸳鸯卷 酱菜四品:麻辣乳瓜片、 酱小椒、 甜酱姜牙、 酱甘螺 前菜七品:凤凰展翅、 熊猫蟹肉 虾、籽冬笋 、五丝洋粉、 五香鳜鱼 、酸辣黄瓜、 陈皮牛肉 膳汤一品:罐煨山鸡丝燕窝 御菜五品:原壳鲜鲍鱼、 烧鹧鸪 、芜爆散丹、 鸡丝豆苗、 珍珠鱼丸 饽饽二品:重阳花糕 、松子海罗干 御菜五品:猴头蘑扒鱼翅、 滑熘鸭脯、 素炒鳝丝、 腰果鹿丁、 扒鱼肚卷 饽饽二品:芙蓉香蕉卷 、月饼 御菜五品:清蒸时鲜 、炒时蔬、 酿冬菇盒、 荷叶鸡、 山东海参 饽饽二品:时令点心 、高汤水饺 烧烤二品:持炉烤鸭 、烤山鸡、 随上 薄饼、 甜面酱、 葱段 、瓜条 萝葡条、 白糖、 蒜泥 膳粥一品:腊八粥 水果一品:应时水果拼盘一品 告别香茗:杨河春绿 报菜名里面的满汉全席: 蒸羊羔、蒸熊掌、蒸鹿尾儿; 烧花鸭、烧雏鸡儿、烧子鹅; 卤煮咸鸭、酱鸡、腊肉、松花、小肚儿、晾肉、香肠; 什锦苏盘、熏鸡、白肚儿、清蒸八宝猪、江米酿鸭子; 罐儿野鸡、罐儿鹌鹑、卤什锦、卤子鹅、卤虾、烩虾、炝虾仁儿; 山鸡、兔脯、菜蟒、银鱼、清蒸哈什蚂; 烩鸭腰儿、烩鸭条儿、清拌鸭丝儿、黄心管儿; 焖白鳝、焖黄鳝、豆鼓鲇鱼、锅烧鲇鱼、烀皮甲鱼、锅烧鲤鱼、抓炒鲤鱼; 软炸里脊、软炸鸡、什锦套肠、麻酥油卷儿; 熘鲜蘑、熘鱼脯儿、熘鱼片儿、熘鱼肚儿、醋熘肉片儿、熘白蘑; 烩三鲜、炒银鱼、烩鳗鱼、清蒸火腿、炒白虾、炝青蛤、炒面鱼; 炝芦笋、芙蓉燕菜、炒肝尖儿、南炒肝关儿、油爆肚仁儿、汤爆肚领儿; 炒金丝、烩银丝、糖熘饹炸儿、糖熘荸荠、蜜丝山药、拔丝鲜桃; 熘南贝、炒南贝、烩鸭丝、烩散丹; 清蒸鸡、黄焖鸡、大炒鸡、熘碎鸡、香酥鸡、炒鸡丁儿、熘鸡块儿; 三鲜丁儿、八宝丁儿、清蒸玉兰片; 炒虾仁儿、炒腰花儿、炒蹄筋儿、锅烧海参、锅烧白菜; 炸海耳、浇田鸡、桂花翅子、清蒸翅子、炸飞禽、炸葱、炸排骨; 烩鸡肠肚儿、烩南荠、盐水肘花儿、拌瓤子、炖吊子、锅烧猪蹄儿; 烧鸳鸯、烧百合、烧苹果、酿果藕、酿江米、炒螃蟹、氽大甲; 什锦葛仙米、石鱼、带鱼、黄花鱼、油泼肉、酱泼肉; 红肉锅子、白肉锅子、菊花锅子、野鸡锅子、元宵锅子、杂面锅子、荸荠一品锅子; 软炸飞禽、龙虎鸡蛋、猩唇、驼峰、鹿茸、熊掌、奶猪、奶鸭子; 杠猪、挂炉羊、清蒸江瑶柱、糖熘鸡头米、拌鸡丝儿、拌肚丝儿; 什锦豆腐、什锦丁儿、精虾、精蟹、精鱼、精熘鱼片儿; 熘蟹肉、炒蟹肉、清拌蟹肉、蒸南瓜、酿倭瓜、炒丝瓜、焖冬瓜; 焖鸡掌、焖鸭掌、焖笋、熘茭白、茄干儿晒卤肉、鸭羹、蟹肉羹、三鲜木樨汤; 红丸子、白丸子、熘丸子、炸丸子、三鲜丸子、四喜丸子、氽丸子、葵花丸子、饹炸丸子、豆腐丸子; 红炖肉、白炖肉、松肉、扣肉、烤肉、酱肉、荷叶卤、一品肉、樱桃肉、马牙肉、酱豆腐肉、坛子肉、罐儿肉、元宝肉、福禄肉; 红肘子、白肘子、水晶肘、,蜜蜡肘子、烧烀肘子、扒肘条儿; 蒸羊肉、烧羊肉、五香羊肉、酱羊肉、氽三样儿、爆三样儿; 烧紫盖儿、炖鸭杂儿、熘白杂碎、三鲜鱼翅、栗子鸡、尖氽活鲤鱼、板鸭、筒子鸡。 【菜肴做法】 ·几道“满汉全席”典型菜肴的做法 ◇御龙火锅 【制作及食用过程】 1.用水将带皮五花肉洗净,刮去细毛。用水将香菜洗净,切去根,切成2分长的段。用刀将水发香菇、水发黄蘑菇切成长1寸5分、宽6分、厚1分的片。将粉丝放入盆中,注入开水,浸泡10分钟,涨发好后捞出,剪成长约4寸的丝。用水将酸菜洗净,切去根,切成长1寸5分、宽8分的片。将大海米放碗中,注入开水浸泡20分钟。 2.锅中注入清水,放入猪肉,上火烧开,撇去浮沫,在火上煮至六成烂时捞出,控净水,稍凉后切成长2寸、厚1分的大薄片。 3.火锅中先放入粉丝和酸菜片,然后将猪肉片、干贝、大海米、黄蘑菇片、火腿片、香菇片间隔顺序地码在酸菜粉丝上,注入清汤,加入料酒、精盐对好口味,用炭火烧开,烧10分钟。 4.将酱豆腐放入小碗内,用凉开水研成卤状。将香菜末放入小盘内。将韭菜花、卤虾油、芝麻油、辣椒油分别放入小碗中,同白肉火锅一起上桌。 ◇火烤羊肉串 【制作及食用过程】 1、羊后腿肉切成长方片,取十根银钎,一根穿七块羊肉。 2、酱油内加调料拌匀 3、把羊肉平排加在微火上烤,随烤随将酱油刷在肉上,并撒上椒盐,3分钟后,带内呈酱红色,用同样的方法烤背面,两面刷上麻油即成。 特点:色泽酱红,肉质鲜嫩,味麻辣而香。 ◇金钱吐丝 【制作及食用过程】 1.将鲜虾去头尾及外壳,挑去沙线,用水洗净;将马蹄拍碎,用刀剁成末;将鲜虾肉及猪肥肉用刀背砸成茸;将面包切成直径1寸分、厚1分的圆形片,其余剁成面包粉。 2.将虾肉茸和猪肥肉茸放入碗中,加入精盐、料酒、玉米粉搅拌上劲,再放入马蹄末、鸡蛋清搅拌成糊,用手挤成直径1寸的丸子,放在面包片上,四周用小刀抹齐。将切好的发菜旋转式地码在虾丸子上。将面包粉过细罗,然后将细面包末撒在虾托上面,用手压实。 3.坐煸锅,注入1公斤花生油,烧至六成热时下入虾托,炸至金黄色时捞出,控净油,放在盘中即成,连同花椒盐一起上桌。 【其他说法】 说法一 近年来流传“满汉全席”之说,说它是清宫御膳,甚至还有人列出满汉全席的菜单。宣扬之不遗余力;据说已传到海外;其实这纯属虚构杜撰。 “满汉全席”这一名称来源于一段相声。20世纪20年代在北京和天津献艺的著名相声演员万人迷编了一段“贯口”词,罗列大量菜名,名为“报菜名”,颇受听众欢迎。30年代在北京与张傻子。高德名,绪德贵,汤瞎子一同登台表演的著名相声演员戴少埔擅长这个段子(戴少埔于40年代初逝世于天津),当时仍称这段贯口为“报菜名”。后来传来传去竟被讹称为“满汉全席”。清宫膳房根本没有“满汉全席”之说。当年在北海公园创麝设“仿膳”饭馆的人,的确是曾在清宫膳房工作过的;那时仿膳的菜肴的确是清末宫廷膳房制品的样子;但从未提过“满汉全席”,而是老老实实地做炒肉末(夹烧饼);婉豆黄儿和芸豆卷等也是膳房制品样子,这才是真的,仿膳菜肴和点心的做法,严格说,是同治光绪时代清宫御膳的遗范,在很大程度上适应慈禧太后的喜好和口味;不但与道光时代的调制法有一定区别,与咸丰时代的做法也不尽同。例如乾隆皇帝有专门烹调鸭子的厨师,咸丰皇帝喜食鸭,这本是清宫菜肴的一项传统,但因慈禧太后不大喜欢吃鸭,所以同治光绪时代膳房就不大讲求烹调鸭子了;30年代仿膳的老师傅对作者说,早年膳房做“全鸭”有47种烹调法,后来半数都失传了。总之,“满汉全席”之称是来自“万人迷”的“报菜名”,本是相声,这是老北京皆知道的,现在80岁以上的人听过“万人迷”;70岁以上的听过戴少埔,皆可证此。 说法二 “汉满全席”起兴于清代不假,但“汉满全席”并非源于满清宫廷,而是江南的官声菜。据李斗所著的《扬州画舫录》录:“上买卖街前后寺观,皆为大厨房,以备六司百官食次”。这里的六司百官食次即为“汉满全席”的原型!李斗《扬州书舫录》是关于“汉满全席”的最早记载。从现在可得的文字资料来看,“汉满全席”源于扬州,其实就是汉族早就有的饮食代表形式之一!只不过后来被满清窃取为“满清的宫廷特色”! 我们知道,满清入关以前,饮食非常简单。一般宴会,露天铺上兽皮,满人围拢一起,席地而餐。满族人不会烹调,举行宴会时,只是将大块的肉煮烂。与会者席地而坐,解刀进食,还只是停留在原始的饮食形式上!《满文老档》记:“贝勒们设宴时,尚不设桌案,都席地而坐。” 菜肴,一般是火锅配以炖肉,猪肉、牛羊肉加以兽肉。最高档次的宴会,也不过设十几桌,也是牛、羊、猪、兽肉,用解食刀割肉为食。 【相关影视】 ·电视连续剧《满汉全席》 长度:30集 剧集类型:连续剧 制片人:原向阳 导演: 李翰韬 领衔主演:徐峥饰张东官 张铁林饰康熙 张庭饰陆美美 李琦饰大铁锅 慕青饰宁妃 汪园园饰喜梅 电视连续剧《满汉全席》讲述的是“满汉全席”这一美食经典的传奇来历,讲述创始人张东官由一介布衣草民成为皇宫御厨、成为一代厨艺宗师的传奇故事。 《满汉全席》,又名《金玉满堂》,是徐克1995年一部趣味盎然的贺岁喜剧。 讲得虽是烹调比赛,用得却是武侠片的拍法:先有挑战,然后苦练,充满旗鼓相当,令人 眼花缭乱的烹调风格与取胜绝招。 影片的造型十分好看,在序幕段,徐克即使用升降台让镜头从正上方(观赏的最佳角度) 滑过色香味俱全的一道道菜,令观众胃口大开。这序幕段的菜系镜头止于北京钓鱼台宾馆 前的一个停车镜头,这个终止镜头十分值得称道,一是构图上巧妙地将人物视觉化成了食 物(中央的圆形花卉成为主菜,周边的人物,车形成点缀。)二是十分自然地将序幕的菜 系镜头过渡到故事--在钓鱼台宾馆里进行的中华厨艺大赛总决赛。 以竞赛作为影片的开始段落使得开场就形成了一个小高潮(影片其后也是高潮不断)。对 阵的廖杰(钟镇涛)与龙昆保(赵文卓)也不负众望,大展厨艺,各自的作品--水晶长 城,豆腐雕刻俱晶莹剔透,美不胜收。但廖杰却另有心事,徐克平行剪辑了其妻被送医院 生产的镜头。由于心系妻子,廖杰在第三轮灌汤黄鱼vs海龙争珠的比试中最终放弃比赛, 赶回家去,但孩子已然不保,妻子也因廖杰平时专注厨艺,疏于自己,且亦希望寻找自己 的生活,而选择离开。 其后镜头一转,五年后的一场厨师考试。男一号阿生(黑社会老大,张国荣饰)出场,挥 起大刀做牛排,做的奇烂,然后施烟幕弹行掉包计,获奖后十分夸张地兴奋跳起,身上预 备的作弊物掉落,活脱脱一副小混混造型,一点不像黑帮老大。 其后龙昆保偶遇阿生,闻其欲学烹饪,遂将其介绍到满汉楼学艺。阿生去了,却不想满汉 楼老板丰哥素与龙昆保有隙,于是观众就等着看好戏了。 影片中的这些悬念似乎总以搞笑的闹剧终,无论丰哥刁难阿生的配菜还是杀大鱼皆如是。 当阿生配菜失败,把一桌的碟子打翻在地,却拍拍屁股说“我上厕所”。此时女主角嘉慧 (丰哥的女儿,袁咏仪饰)出场,玩了一把港片常见的粗俗风格:从阿生正方便着的尿池 一旁钻出,然后与阿生握手,阿生伸手,嘉慧却说另一只手,因这只手阿生刚方便过。 其后的大鱼之争也让阿生无意间大占嘉慧便宜,两人开始电火花。。。 影片的镜语叙事自然流畅,戏与戏之间,场面之间衔接巧妙。 比如阿生在卡拉OK酒吧里刚和弟兄们了清了高利贷事务,镜头一转,一个艳女(另一黑帮 团伙老大的马子)正朝阿生不怀好意(或者很怀好意)地瞧来。阿生很酷地咬一咬烟,然 后点烟,摆出一副酷酷造型,眼神迷离,似要放电,突然音乐响起,镜头逐渐向远景处移 动,原来嘉慧在那边的舞台上正以背影摆着一个更酷的pose,十分巧妙的衔接。随后嘉慧 回过头来,夸张的化妆,开唱《卡门》,徐克把手风琴,竖琴及响板混合起来,把《卡门 》搞成五花八门的一首疯狂乐曲,阿生看得目瞪口呆,香烟落地,原来嘉慧唱得恶难听, 一旁的众人开始吐。然后,艳女上台,与之争锋,二女开始抢话筒,场下是两大黑帮集团 ,又一出好戏开场。。。 终于阿终于,大反派黄荣出场(熊欣欣饰),此人野心勃勃,试图吞并全港酒楼。他来到 满汉楼下了战书,以满汉楼为赌金与丰哥比试满汉全席的烹饪。丰哥在手下众人的撺掇下 答应,其后允诺给手下职员加薪,以其心协力战胜黄荣。然这些职员刚欢呼加薪便请辞, 原来他们都被黄荣买通了。丰哥一气之下中风。 危机关头,嘉慧与阿生承担起救亡大业,然两人都是烹饪草包,阿生想起龙昆保,龙告诉 他们满汉全席的传说,但龙也不会做满汉全席,不过他知道廖杰会,于是众人远赴广州去 请廖杰。 千辛万苦终于找到廖杰,全港酒楼的掌柜都来夹道欢迎。廖杰施展厨艺作出其拿手好戏, 上次未完成的灌汤黄鱼,果然让众人大开眼界,然一旁的厨师一尝味道觉得不对,原来廖 杰因婚姻失意,这两年自暴自弃,酗酒狂饮,现已五味迟钝,作出的黄鱼又咸又涩又腥。 众厨师纷纷离开,徐克仍用一个俯瞰镜头,并用跳接表现出原先团聚在桌旁的人们瞬间风 流云散。与前面的夹道欢迎正形成鲜明对比。 众人再次陷入困境。 为使廖杰恢复味觉,徐克又是大高笑料,不仅搬来中医瑰宝-针灸,健康舞,还有例牌放 屁。最后自然是恢复了味觉,影片最后的满汉全席大赛亦是高潮迭起,这里卖个关子,就 不细述了。 应该说,影片的情节安排是非常巧妙的,虽然主体是众人与黄荣之战,但前面用了相当长 时间做了铺垫,廖杰更是在开场那一段之后许久不出现,给人一种悬念。影片的许多情节 都有铺垫,比如影片在开场的大赛已经暗示了廖杰的豆腐雕功,为最后大决战的豆腐猴脑 做了伏笔,也形成了一种首尾呼应。再比如阿生与嘉慧为确定廖杰是否是他们欲找之人( 双方素不相识,只有照片)进行的试探,已经暗示了廖杰失去味觉。 人物塑造也算不赖,嘉慧得知阿生喜欢山口百惠时,便幻想他扬帆远去,自己挥泪送别, 场面有如Puccini的歌剧,非常有趣。而其造型开场时是怪异的朋克造型(欲惹父亲生气) ,最后是呈啄木鸟羽冠那样高高竖起(因刚脱下厨师帽),最后阿生回来两人重逢时的情 景令人记忆犹新,嘉慧扑上去扑打阿生,然后检查阿生钱包,看是否放有她的照片,此时 发型依旧高高耸起,令人忍俊不禁
6. 御龙酒店前台电话号码
古北水镇,张裕爱斐堡国际酒店,御龙东方红酒庄园,密云小库文化展览展示中心,密云恒温泳池民宿,塞伦斯.密境民宿,云水兰香传统插花艺术博物馆。
7. 御龙大酒店电话号是多少
北京裕龙大酒店,就在空军总医院西侧。
北京裕龙大酒店是三星级涉外饭店。
1988年8月开业,2004年8月最新进行局部装修,楼高20层,共有客房总数361间套。
8. 御龙宴酒店宴会厅电话
10、妖女瑶姬
炎帝第三女,在父亲误杀二姐杀死之后,瑶姬恨便天下所有男人,在炎帝许婚的前一晚郁郁寡欢而死,死后葬于巫山,化作灵芝。只要途径的女人采一根佩戴在身上,就能将男人迷得神魂颠倒。
但,民间也有巫山神女斩杀十二妖龙、为百姓驱虎播雨的说法。
9、鬼母
鬼母长相奇特,又叫鬼姑神,能产土地和鬼。她眉毛似蟒蛇,眼镜似蛟龙,长着老虎脑袋,拥有龙的手足,法力极高,虽然她一次性可以盛夏天地鬼三物,但早晨生,晚上吃没有任何怜悯之心,也因此被称为鬼母。
8、旱魃
上古黄帝的女儿,长相丑陋,在上古时期和应龙、黄帝一起消灭上古十大魔神蚩尤,但旱魃特殊的能力让百姓对她厌恶至极,那就是驱水,所到之处尽是干旱,也因此得名。百姓因此像黄帝谏言,希望驱走旱魃,黄帝虽然不忍,但为了苍生,依然将她变作僵尸,永远流放到沙漠无人地带。
7、欧丝之野
弃婴,拘缨国王(一个传说时期我国古代北方的古国)路遇北荒无枝桑树时发现她被抛弃于荒野之中,不哭不闹反而笑嘻嘻,又见到可爱的样子,便收为养女,并取名欧丝之野。
长大后,欧丝之野变得心狠手辣,可以说是毒如蛇蝎,13岁开始就杀人无数,并且学会了毒术和蛊术,与晏紫苏(九尾狐)不相上下,后来因为和上古十大妖女第一名雨师妾争宠失败,而成为了双头老祖奴妾。
6、西海鹿女
西海九真之一,肤白貌美,却生性淫邪,喜好男色,男宠数量仅次于雨师妾,但却蛇蝎心肠,玩腻之后便将男宠送到西海喂食鲸鱼和鲨鱼。
5、火仇仙子淳于昱
姬远玄的情人,原名为祝浮玉,也是祝融私生女,被厌火国残部培养长大,而改名为淳于昱,也因此对父亲以及自己的部落火族恨之入骨。她从小就聪明绝顶,年纪轻轻就练就了一身的绝世神功,擅长驭兽、蛊毒。在南炎城一战亲自杀死了九千多人,还斩杀火族两大高手。
4、长留仙子瑰氏
金族长老瑰神臻之女,性情古怪且有暴力倾向,虽然美貌绝伦,但心狠手辣。从师傅紫电光神白阿斐处学的了一寸光阴,每隔两三年就与石夷一战,虽然从来没赢过一次,但进步神速,后来也嫁给了金神石夷。
3、千面妖狐晏紫苏
《搜神记》中乔蚩尤的妻子,心狠手辣,异常娇花的一位妖媚女子,出生于众人歧视的低下奴族-水族,但它们靠着烛龙真神势利不断攀升为一国之主。传闻她年纪轻轻就学会了变化、蛊毒、御风等技能,小时候就通过变身参加西王母蟠桃会,骗过众神,十五岁在烛龙的支持下登上了青丘国主,晏紫苏性情如她容貌般瞬息万变,也被人称为“千面妖狐”,死在她手上的冤魂数不胜数。
2、流沙仙子洛姬雅
出生于土族洛姬雅,从小就离经叛道,外表酷似没有心机的萝莉女童,但内心邪恶无比。传闻在10岁时就毒死了自家家人,之后逃到流沙山上,得到了奇遇,成了大荒第一毒神。
1、龙女雨师妾
雨师妾是公认的上古十大妖女之首,水族人,雨师国国主,善御龙,故号龙女。和西海鹿女一样喜好男色,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已经到了根据气味分辨男子长相好恶的地步。在山海经中是这么描述她的,两手、两耳间各有一蛇。
雨师妾在前世是水族圣女螭羽仙子,在于前世丈夫相恋无果的情况下,为爱牺牲。
9. 御龙宴大酒店
皇叔是仁德的;爱民是如子的;特长是会哭的;眼泪是充足的。
孔明是伟大的;治国是有方的;用兵是如神的;放火是专长的。
庞统是可惜的;出场是很少的;长相是挺丑的;死的是很惨的。
云长是红脸的;胡子是很长的;自负是肯定的;倒霉是迟早的。
翼德是莽撞的;粗中是有细的;嗓门是挺大的;睡觉是睁眼的。
子龙是完美的;大家是喜欢的;胜仗是常打的;受伤是没有的。
孟起是英武的;单挑是不怕的;父仇是想报的;最后是病死的。
汉升是挺老的;胡子是很白的;经验是丰富的;射箭是神准的。
魏延是倒霉的;丞相是讨厌的;反骨是天生的;造反是必然的。
姜维是好样的;文武是全才的;打仗是很行的;失败是可敬的。
阿斗是幸福的;吃喝是不愁的;操心是从不的;强项是玩乐的。
孟获是皮厚的;造反是没完的;被擒是经常的;总算是投降的。
曹操是奸诈的;性格是多疑的;手段是毒辣的;下手是无情的。
仲达是小心的;耐心是很好的;大器事晚成的;子孙是厉害的。
郭嘉是可叹的;才华是出众的;英年是早逝的;孟德是痛哭的。
杨修是有才的;缺点是多嘴的;风头是爱出的;被杀是难免的。
张辽是厉害的;死党是关公的;有勇是有谋的;小孩是吓到的。
许褚是强悍的;外号是虎痴的;作战是玩命的;绝招是裸奔的。 典韦是大意的;喝醉是不对的;双戟是被偷的;战死是壮烈的。
孙权是中庸的;父业是继承的;胡子是紫色的;眼珠是进口的。
周朗是俊美的;老婆是漂亮的;水战是擅长的;火气是不小的。
鲁肃是老实的;为人是诚实的;荆州是常跑的;结果是徒劳的。
陆逊是斯文的;做人是低调的;本事是不小的;前途是无量的。
甘宁是锦帆的;水贼是做过的;劫营是拿手的;兵多是不必的。
周泰是忠心的;护主是拼命的;伤疤是暴多的;吴侯是称赞的。 二乔是可怜的;运气是不好的;丈夫是早死的;守寡是痛苦的。
吕布是英勇的;画戟是无敌的;人品是不佳的;勒死是可惜的。
董卓是万恶的;诸侯是共讨的;好色是成性的;下场是可悲的。
貂蝉是绝色的;容貌是动人的;风华是绝代的;红颜是薄命的。
袁绍是兵多的;粮草是充足的;实力是雄厚的;用人是不当的。
袁术是不智的;玉玺是骗到的;称帝是冒险的;时机是未到的。
陶谦是客气的;出手是大方的;地盘是不小的;送人是乐意的。 姓名:太史慈 字号:子义 东莱黄人 弓马熟练,箭法精良。年轻时受母亲之命救援北海孔融的危机。后为刘繇效力,曾与孙策交手数次,并夺下头盔,后因刘繇为孙策所败被俘。孙策爱才而拜慈为折冲中郎将。刘繇病逝后,其部下数万兵卒皆无所依。太史慈遂向孙策自请前往收其兵,并履诺如期回返,平定了刘盘之乱。于建安十一年,跟随孙权进攻合淝时战死。 姓名:许褚 字号:仲康 沛国谯(今安徽亳县)人 以勇猛著名,有「虎痴」之称。为曹操赏识,担任侍卫队长,并常担任先锋突击队。在曹操宛城战张绣时,因屡建战功,赐官内侯。后与马超大战于潼关,威名大振。个性谨慎少言,对曹操甚为忠诚,曹操去世时,许褚大声哭号以至于呕血,闻者无不伤心。曹丕称帝时,封万岁亭侯,升为武卫将军,卒谥壮侯。 姓名:庞德 字号:令明 南安人 原为西凉勇将马超的心腹猛将,和马超一起出生入死,后被曹操收降。关羽攻打樊城时,庞德自告奋勇作先锋,但众人却怕他反叛。 他为表忠诚和决心,临出战前令人做好一口棺材,抬棺与关羽决战,箭伤关羽。最后在关羽水淹七军时被周仓掳获,誓不降敌、慷慨就义, 连关羽亦对之敬佩万分,将之厚葬。 从《三国演义》看诸葛亮 历来,有些人认为罗贯中写诸葛有些过分,我以为并非“溢美”,因为他大体上是根据三国志加以放大刻化,这放大不止是艺术手腕,另一原因是陈寿的立场不同,对诸葛亮间有微词,但不敢完全抹杀事实,所以诸葛亮传还不会被打很大的折扣;罗贯中以自己的立场观点,依据总的倾向,必须加以弥补经陈寿打了的折扣,使他还原,同时陈寿在诸葛亮传后关于诸葛氏集的文中有:“……然亮才于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的话,罗贯中偏一反陈寿所评,不止写他的长于治戎,而且饶有奇谋,既可以纠正了三国志记载的不翔实之处,又可以突出形象,而这个人物正式兴汉安刘这一政治任务主要的实际的负责者,突出他,边可为全书的主题思想服务得更好。 这样看来,三国演义用在诸葛亮这一典型创造上是富有政治意义的,容或有浪漫主义的幻想,但这幻想是积极的,不是消极的。罗贯中依据诸葛亮传写诸葛亮,主要值得是抓住“隆中对”和“出师表”。诸葛亮自出茅庐到死,甚至死后姜维照他的遗嘱行事,都是早在出茅庐之前定下的计划,也就是“隆中对”中原则性的说明,作为随刘备服务的既定计划,确确实实,诸葛亮终一生不管如何困难,总想办法克服困难,通过原计划行事,即使因条件变易而有所改动,也改的不太多,这说明了诸葛亮的计划性极强。罗贯中对他的计划有深切的理解,强调了联吴抗曹,这确是诸葛亮的卓见,所谓:“孙权据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于为援,而不可图也。”必须联成一条战线,才能对抗“拥有百万雄师,挟天子以令诸侯” 的曹操,而曹操也最怕这一手。第五十六回“曹操大宴铜雀台”时: 曹操连饮数杯,不觉沉醉,唤左右捧过笔砚,亦欲作《铜雀台诗》。刚才下笔,忽报:“东吴使华歆表奏刘备为荆州牧,孙权以妹嫁刘备,汉上九郡大半已属备矣。“操闻之,手脚慌乱,投笔于地。程昱曰:“丞相在万军之中,矢石交攻之际,未尝动心;今闻刘备得了荆州,何故如此失惊?”操曰:“刘备,人中之龙也,生平未尝得水。今得荆州,是困龙入大海矣。孤安得不动心哉!” 就因为曹操完全理解这一可怕的战略,所以矜持不住,不能不动心,不能不“手脚慌乱,投笔于地”。使这样的奸雄也仓皇失措,足证此着不是寻常,更足证诸葛亮的才能、智慧、高人一筹,当他一出茅庐,不久就执行这一战略,赤壁之战便是这一着的具体表现,所以。在赤壁之战的战前部署到两军交锋,用了全副精力来大写特写,并且根据“隆中对”中: “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地。” 罗贯中便运用艺术技法写出了抢荆州、借荆州、讨荆州、试荆州,当做重点突出部分。同时若完全依据历史编年,由赤壁之战到“跨有荆、益”就不能挤在一个短时期,为了突出地刻画诸葛亮的才能和诸将的武勇,便创造以闪电式的行动,由赤壁之战胜利一直贯到取得成都,文笔之健,真是无比!从去成都之后,整个节奏放慢,然而仍抓住“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写出了热闹场面——“七擒孟获”,甚至还写出了“六出祁山”和“九伐中原”。总之,想象创造,仍不失根据,依史实又不为它束缚,致损失了想象的完整,乍即乍离,掌握了准确的尺寸。 同时,作者想把兴汉灭魏的主要行动者军师诸葛亮特别突出,有意的把他的出场一延再延,加深了读者对诸葛亮的期待、怀想、渴望!刘备在跃马澶溪之后逢水镜先生司马德操,就知道了有“伏龙、凤雏,两得其一,可安天下”。归途中“忽见市上一人,葛巾、布袍,皂条、乌履,长歌而来”的隐者,以为是水镜先生所说的“伏龙、凤雏”,结果不是,而是徐庶。徐庶给曹操诓走,却借着这个当口说出了“伏龙、凤雏”的来历,并说出了“伏龙”诸葛孔明的闲居地,照理说“伏龙”马上可以见到,却仍劳司马德操再荐,再荐还不能使诸葛亮出场,又来个一访,二访,甚至三访,一边郑重其事,一边“姗姗来迟”,就在这些有意的安排中显出了刘备的“思贤若渴”和诸葛亮的“不同凡俗”。 “玄德拜请孔明曰:‘备虽名微德薄,愿先生不弃鄙贱,出山相助,备当拱听明诲!’孔明曰:‘亮乐于耕锄,懒于应世,不能奉命。’玄德泣曰:‘先生不出,如苍生何?’言毕,泪沾袍袖,衣襟尽湿。孔明见其意身诚,乃曰:‘将军既不相弃,愿效犬马之劳!’玄德大喜…… 次日,辙口均回,孔明嘱咐曰:‘吾受刘皇叔三顾之恩,不容不出。汝可躬耕虞此,勿得荒芜田亩。待吾功成之日,即当归隐。’” 这便是最著名的“茅庐三顾”和“隆中一对”,全部三国故事的主要关键,兴汉灭魏的一切行动由此发端;诸葛孔明的军事、政治、外交才能也由此开始施展。文章是写得够好的,故事是说得热闹的,然而这还是小事,重要的是凭借诸葛亮的的策划指挥纵横捭阔,的所思、所言、所行,不止活画出一个不世出的英雄人物的形象,也贯彻了主题所规定的政治任务。 在诸葛亮出茅庐后接下“伯望烧砘”、“火烧新野”两次获胜;可是曹操的声势过分浩大,一时无法抵抗,所以终有当阳一役的大败,至于刘豫州不得不“败走汉津口”,这时的情势真是危机万分,眼看刘备一蹶不振,诸葛亮也濒于束手乏策了。同时,曹操又提百万之众,乘战胜的余威杀奔江东而来,这要席卷天下的声势多么浩大! 在这样的当口,惟有那样大的饿才能和魄力来扭转局势呢?不用说,谁都会寄希望于自比管仲、乐毅的诸葛亮身上,因为他不止有才能、有魄力,他还是时以兴汉为念,且能实现当时人民的意志的人。 开始决不能马上有军事行动,仅显其外交的才能,于是乎出现了被胡适贬值过的“舌战群儒”。但是江东是人才荟萃之所,舌战决不易胜,更糟的是曹操在他未到之前已有一封恐吓信给了孙权,所谓:“今统雄兵百万,上将千员,欲与将军会猎于江夏,共伐刘备,同分土地,永结同好。”已经吓得“峨冠博带”的群儒个个抖颤,一心只想投降。总之,投降的气氛已笼罩吴国上下,孙权虽还在犹豫,欲降的成分也比欲战居多,诸葛亮想以口舌之能扭转这个趋势,该有多难? 所以在这一回中的问难答辩虽多,主要的不过是以上这两节: (一) 答虞翻的: “孔明曰:‘曹操受袁绍蚁聚之兵,劫刘表乌合之众,虽数百万,不足惧也。’” 几句话就说中了群儒的心病。他们惧的是百万雄师,孔明居然说是“蚁聚”、“乌合”的部队,如果说这不是真的,却大半是事实,这话纵动不了群儒的新,至少孙权不能不动心的。 (二) 答薛综的: “孔明厉声曰:‘薛敬文安得出此无父无君之言乎?夫人生田地间,以忠孝为立身之本。公既为汉臣,则见有不臣之人,当誓共戮之,臣之道也;今曹操祖宗叨食汉禄,不思报效,反怀篡逆之心,天下之所共愤,公乃以天数归之,真无父无君之人也。不足与语,请勿复言!’” 这一段话在今天的我们听来,岂止是迂腐,而且是封建透顶之论。但在那一个年代,也只有这样的话最动听,何况他的目的就在兴汉讨曹,正好趁这个机会把这个大道理搬hulai ,同时,在为吴国之君父的孙权面前说这样的话,风显得动听,孔明厉声侃侃而谈,就为了理直气壮;并且,孔明少时避乱出外,接着躬耕垄亩,不读死书,有丰富的现实生活经验和政治上的实际知识,他深知孙权对目前的时间未做最后决定,一要用话先打动孙权的心,然后后才有办法说出必要的话,因此,只要舌辩胜了无实用的群儒,便露出了转机之兆。 然而,能说会道,在诸葛亮身上是算不得什么的,要是说是他的了不起的才能的话,该是和孙权的谈话及后来的“智激周瑜”。这都能抓住对方的性格、心理,跟着对症下药。因此“智激周瑜”一回书的一切铺排,也只为了以下一段主要文字: 肃先问瑜曰:“今曹操驱众南侵,和与战二策,主公不能决,一听于将军。将军之意若何?”瑜曰:“曹操以天子为名,其师不可拒。且其势大,未可轻敌。战则必败,降则易安。吾意已决。来日见主公,便当遣使纳降。”鲁肃愕然曰:“君言差矣!江东基业,已历三世,岂可一旦弃于他人?伯符遗言,外事付托将军。今正欲仗将军保全国家,为泰山之靠,奈何从懦夫之议耶?”瑜曰:“江东六郡,主灵无限;若罹兵革之祸,必有归怨于我,故决计请降耳。”肃曰:“不然。以将军之英雄,东吴之险固,操未必便能得志也。” 二人互相争辩,孔明只袖手冷笑。瑜曰:“先生何故哂笑?”孔明曰:“亮不笑别人,笑子敬不识时务耳。”肃曰:“先生如何反笑我不识时务?”孔明曰:“公瑾主意欲降操,甚为合理。”瑜曰:“孔明乃识时务之士,必与吾有同心。”肃曰:“孔明,你也如何说此?”孔明曰:“操极善用兵,天下莫敢当。向只有吕布、袁绍、袁术、刘表敢与对敌。今数人皆被操灭,天下无人矣。独有刘豫州不识时务,强与争衡;今孤身江夏,存亡未保。将军决计降曹,可以保妻子,可以全富贵。国祚迁移,付之天命,何足惜哉!”鲁肃大怒曰: “汝教吾主屈膝受辱于国贼乎!”孔明曰:“愚有一计:并不劳牵羊担酒,纳土献印;亦不须亲自渡江;只须遣一介之使,扁舟送两个人到江上。操一得此两人,百万之众,皆卸甲卷旗而退矣。”瑜曰:“用何二人,可退操兵?”孔明曰:“江东去此两人,如大木飘一叶,太仓减一粟耳;而操得之,必大喜而去。”瑜又问:“果用何二人?”孔明曰:“亮居隆中时,即闻操于漳河新造一台,名曰铜雀,极其壮丽;广选天下美女以实其中。操本好色之徒,久闻江东乔公有二女,长曰大乔,次曰小乔,有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操曾发誓曰:吾一愿扫平四海,以成帝业;一愿得江东二乔,置之铜雀台,以乐晚年,虽死无恨矣。今虽引百万之众,虎视江南,其实为此二女也。将军何不去寻乔公,以千金买此二女差人送与曹操,操得二女,称心满意,必班师矣。此范蠡献西施之计,何不速为之?”瑜曰:“操欲得二乔,有何证验?”孔明曰:“曹操幼子曹植,字子建,下笔成文。操尝命作一赋,名曰《铜雀台赋》。赋中之意,单道他家合为天子,誓取二乔。”瑜曰:“此赋公能记否?”孔明曰:“吾爱其文华美,尝窃记之。”瑜曰:“试请一诵。”孔明即时诵《铜雀台赋》云:“从明后以嬉游兮,登层台以娱情。见太府之广开兮。观圣德之所营。建高门之嵯峨兮,浮双阙乎太清。立中天之华观兮,连飞阁乎西城。临漳水之长流兮,望园果之滋荣。立双台于左右兮,有玉龙与金凤。揽二乔于东南兮,乐朝夕之与共。俯皇都之宏丽兮,瞰云霞之浮动。欣群才之来萃兮,协飞熊之吉梦。仰春风之和穆兮,听百鸟之悲鸣。天云垣其既立兮,家愿得乎双逞,扬仁化于宇宙兮,尽肃恭于上京。惟桓文之为盛兮,岂足方乎圣明?休矣!美矣!惠泽远扬。翼佐我皇家兮,宁彼四方。同天地之规量兮,齐日月之辉光。永贵尊而无极兮,等君寿于东皇。御龙旗以遨游兮,回鸾驾而周章。恩化及乎四海兮,嘉物阜而民康。愿斯台之永固兮,乐终古而未央!” 周瑜听罢,勃然大怒,离座指北而骂曰:“老贼欺吾太甚!”孔明急起止之曰:“昔单于屡侵疆界,汉天子许以公主和亲,今何惜民间二女乎?”瑜曰:“公有所不知:大乔是孙伯符将军主妇,小乔乃瑜之妻也。”孔明佯作惶恐之状,曰:“亮实不知。失口乱言,死罪!死罪!”瑜曰:“吾与老贼誓不两立!”孔明曰:“事须三思免致后悔。”瑜曰:“吾承伯符寄托,安有屈身降操之理?适来所言,故相试耳。吾自离鄱阳湖,便有北伐之心,虽刀斧加头,不易其志也!望孔明助一臂之力,同破曹贼。”孔明曰:“若蒙不弃,愿效犬马之劳,早晚拱听驱策。” 诸葛亮素闻周瑜的英名,又在前头知道了文官大抵主和,武将大抵主战,周瑜是武将的领袖,岂有主相知理?周瑜的一番假话之为假,聪明的诸葛亮当然知道,鲁肃一时为爱国的感情所蔽,所以认以为真,不一定完全为了太忠厚之故,而且鲁肃并不愚昧庸懦,相反得是位有政治才能的人。诸葛亮以二桥刺激周瑜一节是本回书主要点,写来极有风趣。 在这几回书中,都只刻画诸葛亮的智慧和口辩之高,连在赤壁之战中也以正面写周瑜,侧面写诸葛,在战后才把笔锋转到专写诸葛亮的军事才能上面,这正是在他出茅庐前的既定计划,由此开始实行罢了。他是以赤壁之战打溃曹操的百万雄师,使得他不得不引军北去,从此休整需时,短期中不能妨碍诸葛亮,阻碍他照计划的发展,主要的,因为刘备在这时还没有根据地,更谈不上有更大的作为,所以,在赤壁之战后必须马上以闪电的手段抢取地盘,因此,他大大地发挥了军事的才能,接二连三地夺取了荆、襄一带几郡,作为由此发展到两川的基础,也就因此气坏了周瑜。 在演义中写诸葛亮的军事才能的章节实在太多了,这里我认为最深入人心的两件战事就是:一、“七擒七纵”,。演义中抓住出师表中“五月渡泸,深入不毛”这两句话来生发,可说是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传的一个重要关目,描出存在诸葛亮身上的许多优点,很鲜明而具体的刻画出诸葛亮的思想作风。 征南是诸葛亮未出茅庐时既定计划中的一部分,就是“隆中对”中的“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在刘备死后,他依然念念不忘于“恢复中原”,如果真的要去“北定中原”,一定要先巩固后方,所以他对后主说: “今臣先去扫荡蛮方,然后北伐,以图中原,报先帝三顾之恩,托孤之重。” 他忠于汉室,自始至终为一种崇高的爱国精神所驱使,便不管王连的劝阻,毅然出兵,而罗贯中也完全同情这样做法,所以在此又乘机表现诸葛亮的有才能、有毅力,更刻画这样的人所难能的谦虚,写他先请教于永昌高士吕季平,因而得到“平蛮指掌图”,又请教于马谡,决定了“心战为上”的战略,征南所以成功,就凭借这两点。书中不厌其详地描写七擒七纵,固然由攻心的战略出发,实际还是由“隆中对”的“西和诸戎,南抚夷越”的“和”、“抚”两字来,因之书中极写他的先加以威,次待之以仁,终示之以信,使符合这“和”、“抚”的目的,而这目的又服从于一个大的目的——“恢复中原”,因之,终得到这样的总结: 孟获垂泪言曰:“七擒七纵,自古未尝有也。吾虽化外之人,颇知礼义,直如此无羞耻乎?”遂同兄弟妻子宗党人等,皆匍匐跪于帐下,肉袒谢罪曰:“丞相天威,南人不复反矣!” 又因为诸葛亮是最颂扬的大政治家,虽已在七擒七纵中表现出来,但书中仍要在尾声中刻画他的高人一筹的才智和政治家的风度: 长史费祎入谏曰:“今丞相亲提士卒,深入不毛,收服蛮方;目今蛮王既已归服,何不置官吏,与孟获一同守之?”孔明曰:“如此有三不易:留外人则当留兵,兵无所食,一不易也;蛮人伤破,父兄死亡,留外人而不留兵,必成祸患,二不易也;蛮人累有废杀之罪,自有嫌疑,留外人终不相信,三不易也。今吾不留人,不运粮,与相安于无事而已。”众人尽服。…… 再则,对于诸葛亮先征南,巩固后方,然后大举攻魏,恢复中原以及诸葛亮处理征南事件的方法和风度,完全首肯而予以颂扬;可是其中却不无矛盾,因为战争总是要死人,很难免残酷的行为,人民对战争又总是厌恶的,只能赞成呐喊总正义的或出于不得已的用兵,同时希望“兵不血刃“,反对残杀,所以也有这样的情况: ……满谷中火光乱舞,但逢藤甲,无有不着。将兀突骨并三万藤甲军,烧得互相拥抱,死于盘蛇谷中。孔明在山上往下看时,只见蛮兵被火烧的伸拳舒腿,大半被铁炮打的头脸粉碎,皆死于谷中,臭不可闻。 可见罗贯中是不同意这种残酷的屠杀,不得不写出了当事者的感受,实则就是罗贯中对这过分残忍的行为的谴责: 孔明垂泪而叹曰:“吾虽有功于社稷,必损寿矣!”左右将士,无不感叹。 孔明的自责,分明就是作者对孔明的责备,不止这一次,又在另一方面表示了同样的态度,征南胜利班师回朝时祭泸水上的阴魂这一描写,表面上看来是一番迷信的描写,却具有批判的实质,表现了孔明,乃至作者和人民对战争行为的复杂的矛盾心理,完全是现实主义的。 接着表现孔明军事才能的就是妇孺皆知的“空城计”。 诸葛亮在平定南蛮后,西蜀的后顾之忧没有了,跟着要执行北定中原的最高任务,就在这过程中,出现了惊险的场面“空城计”。按史实,这是虚构的情节,裴松之在三国志注已辨其无;三国志平话也只写出了“失街亭”和“斩马谡”,这中间并没有“空城计”。那么,是不是罗贯中毫无依据地杜撰的呢?不是,根据是有的,不过不是正史,而是蚁聚郭冲的记载。郭冲三事说: 亮屯于阳平,遣魏延诸军,并兵东下,亮惟留万人守城。晋宣帝率二十万众拒亮,而与延军错道,径至前,当亮六十里所,侦候,白宣帝,说亮在城中,兵少力弱。亮亦知宣帝垂至,已与相逼,欲前赴延军,相去又远;回迹反追,势不相及。 将士失色,莫知其计。亮意气自若,敕军中皆卧旗息鼓,不得妄出庵幔,又令大开四城门。扫地却洒。宣帝常谓亮持重,而猥见势弱,疑其有伏兵,于是引军北趣山。 明日食时,亮谓参佐,拊手大笑曰:“司马懿必谓吾怯,将有疆伏,循山走矣!”候逻还白,如亮所言。宣帝后知,深以为恨! 罗贯中通过对这一事件的巧妙处理,显示出了诸葛亮在军事上的特殊才能,同时突出了诸葛亮其他一些不平凡的优点。演义中“空城计”安排在“失街亭”这一战略错误的重大事件之后和“斩马谡”之前,这样便使前于此的街亭之失的意义也突出了,令人知道这是军事上的重大损失,才使后于此的处斩马谡十分应该,描写出了诸葛亮的坚持原则,执法严明,同时还写出他怀着同情之心,挥着眼泪斩马谡,写出诸葛亮的内心矛盾,终由忠诚于主国利益的道义上的责任战胜了私人的友谊,毅然地斩了马谡,他的眼泪、他的言辞、他的掌握原则,都表现得淋漓尽致。 不仅此,另一个目的也达到了,那就是以“空城计”一事显出诸葛亮不是胡适所说的“神机妙算的道士”,而只是懂得生活发展规律,善于掌握敌人性格,于是显出他有惊人的料人、料事的特殊的本领和在任何重大的紧张的场合决不惧怯,依然能冷静地思考,运用他那特高的智慧,确是个大军事家的形象,然而,是人就会有失误的。书中街亭将失之前就写了杨仪问过孔明:“若街亭有失,吾等安归?”这就说明了街亭是军事上的重要据点,决不可失去了,但孔明还是用错了马谡,而使得情势偏是出现这样的意外: 忽然十余次飞马报到,说:“司马懿引大军十五万,望西城蜂拥而来!”时孔明身边别无大将,只有一班文官,所引五千兵,已分一半先运粮草去了,只剩二千五百军在城中。众官听得这个消息,尽皆失色。孔明登城望之,果然尘土冲天,魏兵分两路望西城县杀来。 在这样措手不及的紧急情势下,所谓“情急智生”才想到使用“空城计”,不得不弄险,然而这样的弄险在孔明事后所说的“吾兵只有二千五百,若弃城而走,必不能远遁。得不为司马懿所擒乎?”的十分紧张的客观情势下逼出来的。这说明了孔明不是会神机妙算的,而是有智慧、有胆略的大军事家,依靠自己的智慧和胆略镇定地战胜困难。 孔明传令,教“将旌旗尽皆隐匿;诸军各守城铺,如有妄行出入,及高言大语者,斩之!大开四门,每一门用二十军士,扮作百姓,洒扫街道。如魏兵到时,不可擅动,吾自有计。”孔明乃披鹤氅,戴纶巾,引二小童携琴一张,于城上敌楼前,凭栏而坐,焚香操琴。 却说司马懿前军哨到城下,见了如此模样,皆不敢进,急报与司马懿。懿笑而不信,遂止住三军,自飞马远远望之。果见孔明坐于城楼之上,笑容可掬,焚香操琴。左有一童子,手捧宝剑;右有一童子,手执麈尾。城门内外,有二十余百姓,低头洒扫,傍若无人,懿看毕大疑,便到中军,教后军作前军,前军作后军,望北山路而退。 “空城计”这一个惊险的场面,既生动,又同时表现出了孔明和司马懿两个人的性格。孔明的大胆、镇静,司马懿的胆怯、多疑。诸葛亮在这万不得已的情况下“弄险”,但他敢于“弄险”不是一般的“孤注一掷”式的图侥幸,而是掌握了对方的心理。司马懿和他自己也说明了这一点: 次子司马昭曰:“莫非诸葛亮无军,故作此态?父亲何故便退兵?”懿曰:“亮平生谨慎,不曾弄险。今大开城门,必有埋伏。我兵若进,中其计也。汝辈岂知?宜速退。”于是两路兵尽皆退去。孔明见魏军远去,抚掌而笑。众官无不骇然,乃问孔明曰:“司马懿乃魏之名将,今统十五万精兵到此,见了丞相,便速退去,何也?”孔明曰:“此人料吾生平谨慎,必不弄险;见如此模样,疑有伏兵,所以退去。吾非行险,盖因不得已而用之。此人必引军投山北小路去也。吾已令兴、苞二人在彼等候。”众皆惊服曰:“丞相之机,神鬼莫测。若某等之见,必弃城而走矣。” 事实上情势太紧迫,身边兵又太少,即使要逃也逃不脱,只有揣摩对方的心理,走这一险着,以孔明那样丰富生活实践知识经验的人,自然有可能正确地掌握多年交手的司马懿的心理,同时,司马懿知道他“平生谨慎,不曾弄险”。因此推测这一回不是弄险,而是“必有埋伏”;诸葛亮知道他“料我平生谨慎,不曾弄险”,所以敢于弄一次险。 其实诸葛亮的内政才能比外交军事的才能强,三国演义是写战争的书,所以在这方面写得不多,只特别用力写他的军事才能,突出而具体,也因此三国演义竟被后人视为战略战术的教科书。 刘备:陈寿对刘备的评价是:“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盖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焉。及其举国托孤于诸葛亮,而心神无二,诚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轨也。机权干略,不逮魏武,是以基宇亦狭。”但他“折而不挠,终不为下”。在《三国演义》中,作者把刘备描写成“仁”的代表,汉室皇权正统的继承者,因而对刘备的仁爱、宽厚和知人善任的性格特征着力描画,极尽夸张,但在突出其“仁爱”时却又落入了“无能”一面,给人以“无能”和“虚伪”的感觉。电视剧中的刘备常常以泪洗面,哭与泪虽然表现了刘备的“仁”,但又给人以刘备的天下是哭出来的印象,扭曲了刘备是“枭雄”、
10. 御龙宴会中心
刘姓最古老的发源地在今河北唐县。这里是远古洪荒时代高扬巨斧、以刘为图腾、勇敢征服自然的古老刘姓子孙生活、栖息的地方。刘姓有“王者气象”,刘汉王朝构成中华文明的第一个高潮,自此中华民族之主体被称为汉人、汉族,中国的语言文字被称为汉语、汉字。上帝对刘姓实在太垂清了,他把奠基中华文明基础的重担交给了刘姓子孙。
高扬巨斧——刘姓的最原始根蒂树有根,水有源。
作为中国第四大姓的刘姓,它的根和源到底在哪里呢?中国虽然有“张王李赵遍地刘”的说法,但倘若你去问别人刘姓的“刘”是什么意思,恐怕时下的人们,甚至就连刘姓族人也鲜有能明确回答你的!
那么“刘”字到低代表什么意思呢?我们不妨借助汉语古文字学和现代语源学的钥匙,从“刘”字的字源着手进行寻根溯源。
刘字的原始形象人们在介绍刘姓时常说:“姓刘,文刀刘”。这便是今天人们看到的,代表着华人世界数千万刘姓族人的血缘徽记刘字。
其实,现在大家看到的这个刘字,只是在中国大陆和新加坡等通行的现代简化字。看到这里,我们就会明白:要探究“刘”字的原始形象和最早的意义,不能只看简化汉字,而必须看繁体的“刘”字。
在中国人们现在所知的最古老的汉语文字是甲骨文和金文。遗憾的是无论是在甲骨文、金文还是刻在陶器上的陶文中,我们至今都尚未发现“刘”字,令人奇怪的是在现在中国最早的字典——东汉文字学大师许慎著的《说文解字》中作为当时堂堂国姓的“刘”竟无处觅迹。有人认为,这是出于避讳的缘故。
现在见到的最古老的“刘”字形体是汉代的小篆和隶书。战斧——刘字的本义在现代汉语里,“刘”字除了用来作姓氏外,别无其它任何意义。因此,很少有人能解释得出来刘姓的刘是什么意思。其实,在古代汉语中“刘”字有着极其丰富而神奇的含义。
根据《辞源》、《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辞典》等当今世界上最权威的汉语文字辞书的统计,“刘”字在古代有多达11种不同字义和解释。一、名词,斧钺一类的兵器。《广雅·释器》:“刘,刀也”。《正字通·刀部》也解释说:“刘,钺属”。二、动词,诛杀、杀戮。
《尔雅·释古上》说:“刘,杀也”。三、动词,克、征服。《尔雅·释古上》又说:“刘,克也”。四、动词,陈、铺陈。《尔雅·释古上》又说:“刘,陈也”。五、动词,凋残。《中文大词典》说:“刘,树木枝叶稀疏而不均也”。六、名词,指一种果树,也叫“刘子”。
《尔雅·释木》说:“刘,刘木弋”。郭璞注释说:“刘子,生山中,实如梨,酢甜核坚,出交趾”。七、形容词,通“忄刘”,“女刘”,美好貌。八、通“浏”,回也。《淮南子·原道》:“刘览偏照,复守以全”。高诱注释说:“刘览,回观也”。九、与“镏”字通用。
《集韵》“镏或作刘”。十、地名,《左传·隐公十一年》记载:“一取邬刘……”。这个就是地名,在今河南郑州附近。十一、河流名,《水经注·洛水》记载:“合水北与刘水合”。
在如此众多的字义中哪一个才是“刘”字最原始、最根本的含义呢?当初人们采用“刘”字作为血缘和刘氏徽志又是取的哪一种字义呢?姓氏学家认为,最原始的姓氏,往往来源于最原始部落民族的图腾崇拜。
因此,作为姓氏的汉字,它作为姓氏的意义就是该字的最原始、最根本的字义,也往往就是指称某一种具体的事物、实物。
从上面罗列的“刘”字的11种字义看,只有“斧钺”这种解释有可能是“刘”字的本义。也就是刘姓的初始的含义。根据语源学的规律,我们可以推出刘字的本义与“刀”和“金属”有关。
可见,“刘”字的最原始、最根本的含义是指一种“战斧”。“刘”字的本义既然是指一种斧钺,那么刘姓又与这种斧钺有什么符合逻辑的内在联系呢?我们的古老祖先为什么要选用这种斧钺的名称来当作自己血缘徽记——刘氏呢?崇拜巨斧的氏族——古老的刘人原来斧钺这种最古老而又常见的工具在人类进化和文明的发展史上曾经具有极其伟大的作用和意义。
现在的人们当然不会体会到斧钺的重要作用了。但是在人类原始生活中,斧钺的作用和意义之巨大,绝不亚于现代社会生活中的汽车、飞机、火箭和导弹的地位。文化人类学的理论认为,人类告别猿群由动物进化成人的标志是:人能制造工具。斧钺便正是人类所创造的最原始、最古老的工具之一。
“刘”正是原始斧钺中的一种,或者说,在某一支原始氏族中,他们把斧钺称为“刘”。
当然,最原始的“刘”,或者说:最原始的斧头,并非金属制品,而是用石头制成的。它们最初也许极为简陋,并不如今天人们所看到的斧头那么锋利。这从考古发现的大量原始人类使用过的石斧就可以看出。
在人类社会的童年时代,人类正是靠着“刘”这种粗糙原始的石器,才得以抵御猛兽的袭击和击杀野兽猎物。可以设想,没有“刘”(也就是斧头)这种原始的工具,我们的祖选——原始人类根本无法走出那暗无天日的茂密森林来到平原大地;没有“刘”,原始人类也无法击退那些凶猛无比令人恐怖的吃人野兽,保护自身;没有“刘”,原始人也砍伐采集不到更多的果实,猎获不到大量的野兽。
到了稍后一个时期,“刘”又成为战争中的重要武器,这时因为斧头与战争相连,又被称为战斧,“刘”就是战斧中的一种。特别是在人类发明弓箭和长矛之前,“刘”更是人类兵器中最有杀伤力的武器。总之,“刘”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常见最基本的工具,也是人类用以创造文明的工具。
中国人在谈到人类文明的起源时,喜欢用“混沌初开”一词来形容,而使人类从混沌走向文明的正是“刘”。不但如此,中国人还认为整个世界宇宙,都是由“刘”开辟创造的。宇宙形成学上又有开天辟地一说:中国人在追溯人类历史的起源时常常是这样描述的:“自从盘古开天地……”。
而在传说的神话中人类和宇宙的创造者——盘古当年用以开天辟地创造宇宙世界的正是一柄神奇的巨斧,也就是“刘”。
早在远古洪荒时代,我们中华民族中的某一支氏族正是认识和感悟到“刘”这种工具的神圣作用和赫赫威力,于是便用“刘”来作为本氏族的图腾,开始对他顶礼膜拜。
久而久之“刘”便成为这支氏族区别于其它氏族的血缘徽记,并逐渐得到其它氏族的认同。于是,世界上古老的原始刘氏族便形成了。
刘氏最原始的发源地——今河北唐县据现有资料证明,最古老的刘地,在今河北唐县。三民书局《大辞典》400页对“刘”的解释:“刘,地名”,帝尧陶唐氏后裔的封地,在今河北唐县。
宋代大史学家郑樵的《通志·氏族略以邑为姓》刘条也说:“帝尧陶唐之后封于刘,其地今定州唐县也”。
古地名学的理论认为,有的地名因人而得名,而有的人群又是因地而得名,帝尧陶唐氏后裔封于刘地,说明这里先有刘地,那么刘地的地名是怎样得来的呢?我们认为:刘地仍然是因人而得名,不过他的得名不是因为帝尧陶唐氏之后裔受封于此而得,而是因为最古老的以斧钺“刘”为图腾的刘氏族曾经居住、活动、生息于此而得名。
至此,我们完全可以作出如下大胆的推测,现在可知的最古老的刘氏族发源地,就在今河北省唐县,这里就是远古洪荒时代那支高扬巨斧以“刘”为图腾和血缘徽记的刘氏族在勇敢的征服自然开辟文明的过程中生活栖息的地方。
帝尧苗裔——刘姓的主源中华民族是一个由众多民族融合而成的民族,同时在中华姓氏形成的历史过程中我们也常常可以看到这种现象:一个普通的现代姓氏其产生和形成也往往是多源的,而非单一的。
当然,现代刘姓的来源也非单一的,而是多源的。归纳起来有五个源头:其中一支源出帝尧之后,被称为祁姓刘氏;一支出自周成王最小的儿子被封于刘邑建立刘子国,改姓刘氏因周成王姓姬被称为姬姓刘氏;三是汉高祖赐娄敬为刘姓,其后裔发展起来的一支被称为赐姓刘氏;四是匈奴、鲜卑等少数民族改姓为刘的一支;五是其它姓氏因各种原因改姓刘的。
在众多的刘姓形成的不同源头中,帝尧祁姓之后的这一支刘姓又为中华刘姓的最古老最主要的来源。帝尧——刘姓的血缘圣祖翻开各种姓氏学经典或任何一部普通的刘氏族谱,我们发现在追溯刘姓的起源时几乎都追溯到传说中的五帝之一的帝尧。
据史书记载:尧姓祁,名放勋。
传说于甲申(公元前2377年)出生于丹阳(今河北唐县),自幼聪明,年轻时就以擅长制作陶器在远近部落中著名。十五岁因能力出众而被推为本部落的酋长,并被当时中原华夏酋邦的君主帝喾封为唐侯。从此他和他的氏族又被当时的各部族称为“陶唐氏”。大约公元前2357年,尧20岁就接替帝喾当上了中原华夏酋邦的君主。
《史记》载:“帝喾高辛者黄帝之孙也”,“娶女敢訾氏女,生挚”;娶陈锋氏女名庆都生放勋,帝喾崩,挚代立,挚立,不善而崩,弟放勋立。尧的母亲庆都是母系社会人,姓祁(或姓伊祁),因此尧按照母系社会的制度从母姓祁。尧在位78年,于公元前2259年去世,享年118岁。
尧当上了中原华夏酋邦的君主后,在向四方征伐的同时,也征服了原始的刘氏族,并将刘地封给了自己的家族成员,使其担任被征服的刘邑的首领。这位刘邑的新统治者及其家族从此都以“刘”为“氏”。那些原来居住在刘邑的原始土著刘氏族人,逐渐被征服和融合到帝尧后裔的祁姓刘氏之中,他们虽然仍保留着刘氏族的徽记,但已由原来独立的刘氏族衍变为祁姓的刘氏族了。
那么帝尧的祁姓刘又与当代刘姓有什么关系呢?当代刘姓的开基始祖又是谁呢?关于帝尧之后的祁姓刘与当代刘姓的关系早在儒家经典十三经之一的《左传·昭公二十九年》中就明确说:“陶唐既衰,其后有刘累”。此后无论儒家经典、正史,还是姓氏学经典和各类刘氏谱碟都一直承袭了这一说法。
《唐书·宰相世系表》:“舜封尧子丹朱为唐侯至夏时,丹朱裔孙刘累迁于鲁县,累孙就守故地。至商更号豕韦氏,周复改唐公。成王灭唐以封其弟叔虞。其后更封刘累裔孙在鲁县者为唐侯,以奉尧祠”。
这就充分说明帝尧是当今刘姓的血缘圣祖。但尧姓祁而不姓刘,那么刘姓的开基始祖是谁呢?
三、刘累是刘姓的始祖,祖根在鲁山县
谈刘姓的形成,必须先搞清楚刘姓的开基始祖是谁?笔者认为当年第一个得刘姓的那个人应该是当今天下刘姓的开姓鼻祖。
那么这个人又是谁呢?由于年代久远,史书记载不详,民间传说各异,现存的文献也众说纷云,莫衷一是,到底谁是刘姓的始祖,一直未能解决。
据史书记载尧有10个儿子,两个女儿,长子监明早亡。(《史记》云:“舜年二十以孝闻,三十而尧问可用者,四岳咸荐虞舜曰可,于是尧乃以二女妻舜,以观其内,使九男与处以观其外”)史书所说的九男分别是丹朱、开明、启明、胤明、觉明、卧明、晦明、源明、少康。
因此关于刘姓的开基鼻祖就有以下几种说法:一种说法认为:当年刘姓的受封得姓始祖是尧的长子监明。另一种说法认为受封于刘地的得姓始祖,不是监明,而是他的儿子式。这种说法最早见于汉代流行的纬书《尚书中侯》,该书记载:“尧之长子监明早死,不得立,监明之子式封于刘,朱又不肖而弗获祠”。
三种说法认为,当年受封于刘邑的是尧的第九个儿子源明。这一说法很少见于世传文献,但在刘姓族谱中有流行。四种说法认为刘姓的受封得姓始祖是尧的次子丹朱,这一说法见于一些与刘姓同源的唐姓族谱。《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中唐姓的介绍也采此说。
五种说法认为祁姓刘氏的开基始祖不是尧的儿子或孙子,而是数百年后的尧的裔孙夏朝的刘累。
此说法在刘姓的源流史上比较流行。
六种说法认为,刘姓的受姓始祖是尧的儿子源明,并且强调说,源明与丹朱、监明是同一个人的不同名称。这种说法,不见于传世的史传文献,只见于形成较晚的刘氏族谱。
在众多的刘氏成员受封开姓始祖说中,笔者认为:刘累说是最确切、最有说服力的。
因为虽然在古老原始氏族人群中的一支氏族高扬巨斧,以“刘”为图腾形成世界上最古老的刘氏族,这支刘氏族居住地即今河北唐县,史称刘地或刘邑。以后这支刘氏族又被帝尧后裔祁姓刘氏族征服融合衍变为新的祁姓刘氏族。因为在当时任何一个氏族成员,若被封到刘地都可以称为刘氏,他的族人可以称为刘氏族。
同时,在当时姓从根本上也就没有独立的分离出来。
历史上正式见于经传和正史文献的第一位真正的刘姓人物,是夏朝后期的刘累,而且祖根就在今河南省鲁山县。
关于刘累这个人,自古以来就流传着许多神秘的传说。这些传说主要载于《左传》、《史记》、《唐书》和大量刘氏、唐氏、留氏等族谱中。
文献记载,刘累是帝尧陶唐氏的后裔,生于夏朝后期。《左传·昭公二十九年》:“刘累学扰(训养)龙于豢龙氏,以事孔甲,能饮食之。夏后嘉之,赐曰御龙氏,以更豕韦之,后龙一雌死,潜酱以食夏后,夏后食之,既而伎求之,惧而迁于鲁县,范氏其后也”。《史记·夏本纪》云:“孔甲立,好方鬼神,事淫乱。
夏后氏德衰,诸侯畔之。天降二龙,有雌雄,孔甲不能食,未得豢龙氏。陶唐既衰,其后有刘累。学扰龙于豢龙氏,以事孔甲。孔甲赐之曰御龙氏,受豕韦之。后龙一雌死,以食夏后,夏后伎求,惧而迁去”。《水经注》云:“尧之末孙刘累,以龙食帝孔甲,孔甲又求之不得,累惧而迁于鲁县(今鲁山县)立尧祠于西山,谓之尧山”。
故张衡《南都赋》曰:“远世则刘后甘劂龙醢,视鲁县而来迁,奉先帝而追孝,立唐祠于尧山”。“尧山在太和川,太和城东北水出焉,水又东经鲁阳县故城南,城即刘累之故邑也,有鲁山,县居其阳,故因名焉。王莽之鲁山也”。传说刘累的出生很奇特,一生下来两手手掌中各有一个特殊的纹饰,看上去分别是当时象形文字的“留累”(先秦时“留”与“刘”通用)二字。
古人很迷信,刘累的家人认为这种胎记是上天的某种预兆,是神的暗示,因此就把这位新出生的圣婴取名叫刘累。
在一部《清源留氏族谱》上还有这样记载说:刘累生下来两手掌中各有一字,字形是:“卯在田上,系在田下”(一作“卯上系下田在其中”),因此取名“留累”,“留”姓的得姓就因此产生。
这支“留”姓也公开推刘累为肇姓大始祖。所以刘累既是刘姓的始祖又是留姓的始祖。
另据《砂罗越刘氏源流考》记载:“刘累事夏孔甲,赐御龙氏。其生也,两掌成‘刘累’二字,因以为姓氏”。《安徽凤阳刘氏谱序》云:“我刘氏之先本出于帝尧苗裔,夏之时帝尧陶唐氏子孙生子有文在手曰刘累,因以为刘氏。
此我刘氏之端也”。
又据《中国通史全编》第70页记载:“刘累自先祖时候,就向豢龙氏学习训龙,而且是时代相传的训龙能手,刘累也继承了祖业,能够饲养龙。孔甲把从黄河、汉水中捉到的两条龙交给刘累饲养,并赐刘累为御龙氏,代替豕韦的后代。
过了不久,因雌龙在捕捉时受了伤而死去。刘累暗中把龙肉剁成肉酱,献给孔甲吃。孔甲食后觉得味道甚美。既而求之,刘累惧怕而逃到鲁县(即今河南鲁山县)”。
据传说:“刘累逃鲁县时很仓促,一家人已跑散,刘累跑到鲁阳故城即后来的邱公城,老伴跑到婆娑街;儿子跑到刘相公庄,儿媳和女儿跑到姑嫂石”。
此传说为后人留下了神密的回忆。刘累迁鲁隐居以后,果然躲过了灭族之灾,原来的刘氏族,也即御龙氏中的一部分也先后随刘累迁到鲁县一带居住下来。
为了避免招遥刘累和他的族人,主动放弃了夏王朝赐给他们的御龙氏名号,仍以原来的旧氏族刘氏相称。
这支迁居鲁县的刘氏族,仍然尊尧帝为本氏族的血缘圣祖。在大尧山建立尧祠。《南都赋》云:“视鲁县而来迁,奉先帝而追孝,立唐祀于尧山”。
在今县城西北三十里的小尧山建尧帝庙,《方舆记要》:“尧山在县城西北四十里,夏孔甲时刘累迁鲁立尧祠于山上,因名”。
时之今日这里的香火还十分兴旺。早已成为全社会香客们的朝祖圣地。
刘累迁鲁县后,就住在鲁阳故城,即邱公城。《水经注》曰:“水又东经鲁阳故城南,城即刘累之故邑也”。(今县西三十里,地名,邱公城,即其地)。
刘累迁鲁居于斯,死也就葬在邱公城的东侧。
据原籍耿集镇西边(邻近邱公城)的白沙咀庄现年98岁的雷平新老先生讲:“邱公城东侧有个刘累墓,墓比一般墓大的多,小时候读私塾时经常和同学们在刘累墓地玩,墓前还有个三四尺高的石碑,上面刻着‘豢龙故里,吾臣刘累之墓’”。(2002年调查口传材料)。
刘累死后,世人为了奉祀他老人家还在鲁县城北牛兰山修建刘累亭以作纪念。《后汉书·郡国志·南阳郡》记载:“鲁阳有鲁山,有牛兰累亭”。又云:“鲁阳有牛兰累亭”。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大胆肯定的说:不仅帝尧的裔孙刘累是当今世界刘姓的大始祖,而且祖根就在今河南省鲁山县。
由于刘累家族长期居住在鲁山一带,所以鲁山境内留下一系列与刘姓有关的地名,据不完全统计仅大小刘庄就有十多个,还有刘相公庄、刘泽庄、刘山门庄、刘河、刘寨、刘沟、刘铁沟、东、西刘湾、灌刘、王虎刘等。
四、刘姓的衍变
从刘累的御龙氏到其后裔的豕韦氏刘累在夏朝为孔甲养龙时,曾被孔甲赐“御龙氏”,受豕韦之。
意思是说,刘累在被孔甲赐御龙氏的同时并把原大彭氏的封地豕韦,赐给刘累作食邑,当刘累因死龙事件迁于鲁县后,孔甲不仅取消了刘累御龙氏称号,而且收回了食邑地豕韦,把它重新赐给它的旧主大彭氏。原居住豕韦的刘氏族被驱逐出境。被驱逐的刘氏族大部分随刘累迁鲁县定居下来,其余散居其它各地。
公元前十八世纪,夏商鼎革之际,原被驱逐的刘氏族,势力日益发展壮大,因不堪忍受夏朝的压迫,投靠了新兴的殷商王朝,商王成汤在消灭了亲夏王朝的大彭豕韦以后,又将刘累后裔的这支刘氏族重新封到豕韦故地,并让他们继承豕韦氏的称号。正如《左传》杜预注说:“豕韦复国至商而灭,累之后世,复其国为豕韦氏”。
在商汤建国之后,为了兴灭国继绝世,又允许彭姓的豕韦复国,并封豕韦为伯爵。这时刘累的后裔,只好再次被取消豕韦称号。直到商朝中期,商高宗“武丁中兴”再次消灭了彭姓豕韦国,又复封刘累后裔的刘氏族人为豕韦氏。从此刘累后裔的刘氏族人便以邑为氏,由刘氏改为豕韦氏。
成为依附于商王朝的部族政权。
从豕韦氏到唐氏、杜氏、唐杜氏刘累后裔由刘氏族改为豕韦氏后,在豕韦(今河南省滑县韦乡)一带又生活了数百年。至公元前12世纪,周成王伐纣灭商后大量追封,三皇五帝后裔,在将尧帝一支后裔封于蓟(今北京市)之后,又将同属于陶唐氏后裔的豕韦氏刘累之后封于陶唐氏旧地(今山西冀城西)。
商周之际,这支刘累后裔,以地为氏衍变为唐氏。几十年之后,因唐人与商人关系密切,周成王大概是对原来亲商朝的祁姓刘累后裔的唐国不放心,便又废掉刘累后裔的唐国,把唐国故地封给他自己的弟弟叔虞作封地,而将刘累后裔迁到杜城(今陕西省长安县东南杜曲),改封为杜氏,降爵为伯爵。
至此,刘累后裔的这支刘氏族就在杜城建立自己的部落国家,并从此由唐氏改称为杜氏,或称唐杜氏。另一部分唐国成员,没有迁到杜城,而分散在其它诸侯国仍以唐为姓氏,便成为今日唐姓的祖先。
杜伯的故事西周晚年,刘累后裔的杜国君主,开始在西周王朝为吏任职。
周宣王时,最后一个杜伯在周朝任大夫之职。据《砂罗越刘氏源流考》记载:“累后曰振、曰隗、曰仲、曰堪、曰杭、曰颂,咸有嘉德,不坠家声。颂八世孙叔假,商时为豕韦侯,豕韦者国名也。叔假遂以为氏焉。假十二世孙有敬蚁者,周成王灭唐取唐地封之,为唐杜伯,遂以唐杜为氏。
嗣其景伯名忽,穆伯曰元、庄伯曰栗、桓伯曰褚、惠伯曰将、僖伯曰睿,皆身通显有令闻”。西周晚年,周宣王四十三年(公元前785年),在西周任职的最后一个杜伯被周宣王无辜杀害,刘累后裔的祁姓杜国同时也被周朝灭亡。周宣王死后,继位的周幽王宣布为杜伯平反昭雪,并为其立祠以表其终。
其祠叫杜伯祠,墓称杜陵,均在杜城(陕西省长安县东南杜曲)。杜伯被杀和杜国灭亡之后,他的子孙纷纷逃往他国避难。
杜伯有个儿子叫隰叔,逃到晋国受到重用,官任士师(主掌刑法的官员,又称“理”)。从此杜隰叔的后裔便以官为氏,改为士氏,在晋国繁衍开来。
从士氏到司空氏、隋氏、范氏春秋时期的刘氏,大概是因在为帝尧和刘累的神灵保佑,逃到晋国的杜隰叔后裔在晋国兴旺发达起来。杜隰叔生两个儿子,荐和。其中《左传》称之为士,字子舆,继承父业,最初在晋国任士师。据说在他任职期间“朝无奸官”。因政绩突出升任司空(古代掌管土地、水利和建筑工程的大臣),晋国君主为奖励士的功绩,特将隋地(今山西介休东南)赐给他作领地。
于是士的族人又来到隋地定居。这样来到隋地的士的后裔,就以他们所封的采邑隋地的地名为氏,改称为隋氏。
士的后裔除一支改为士氏,一支改为隋氏外,另有一支以士所担任过的官职(司空)为氏,即今日司空氏的来源。除此还有一支以士的名子为氏,形成历史上的士氏。
士在晋国生子名叫成伯缺,伯缺生子士会,士会后又被晋国国君赏赐领地——范(今河南范县)。随士会到范地的士会族人,又以采邑“范”为氏,称为范氏。这便是今日中国又一大姓范姓的来源。
正如《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和《国语·晋语八》关于御龙氏的传衍情况记载:前549年鲁卿叔孙穆叔去晋国访问,晋卿范宣子在欢迎宴会上以十分自豪的口吻大谈本族的光荣史,“我的祖先在舜以前是陶唐氏,在夏代是御龙氏,在商是豕韦氏,在西周是唐杜氏,都是赫赫有名的大族。
现在晋国成为华夏盟主,我们范氏又是晋国的卿族,古人所谓‘死而不朽’大概就是指我们这种绵延不绝、世代荣显的大族而言的”。当时叔孙穆叔对范宣子的自吹自擂非常反感,当场驳斥说:“这种保姓受氏以守宗访、世不绝祠的事根本算不上‘不朽’,只能算作‘世禄’;只有那些能够立功、立德、立言的人才能‘虽久不废’,是真正的‘三不朽’。
”值得注意的是叔孙穆叔只是对范宣子所说的家史采取了不屑一顾的态度。但他并没有否定从陶唐氏到范氏的传承系统的真实性。
郑樵在《通志》二十六卷《氏族二》中说:“尧之后分为六,唐氏、杜氏、范氏、刘氏、韦氏、祁氏,皆为著姓,岂尧之不泯欤”!实际上除六大著姓外还应加上士氏、司空氏、隋氏、士氏。
就此六姓而论,祁氏为尧之本姓,韦氏是豕韦演变而来。从尧之陶唐氏到刘氏的发展过程中士氏和范氏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五、刘姓的发展
在刘姓形成与发展的早期历史上,没有出过多名人。刘累之后,除了杜伯因被周宣王冤杀而产生一些影响外,大多数刘累子孙是默默无闻的,这个家族真正闻达诸侯是在士氏、范氏时期。
正如王符在《潜夫论》中所称赞的“刘氏自唐以下,汉以上,德著于世,莫若范会之最盛也”。士会与刘氏的复兴士会姓祁,名会,字季,以士为氏,曾食邑于隋称隋会。又食邑于范称范会,史也称范宣子。他出身于宦官之家,是春秋早期活跃于晋国政治舞台上长达半个世纪之久的一个显赫人物,早年任晋国大夫,辅佐晋文公、晋襄公,是晋国称霸中原的功臣之一。
公元前621年,晋襄公去世,太子夷皋年幼,以赵盾为首的晋国大臣们为了国家的前途,召开内阁会议,决定废除太子,另立襄公的弟弟即当时在秦国任亚卿之职的公子雍为新的晋国君主。因公子雍是士会的姑姑杜祁与晋文公的儿子,与士会有亲戚关系,于是晋国就派士会和另一个大臣先篾一同出使秦国,迎接公子雍回国继位。
但是,当士会和公子雍在秦国军队的护送下回国尚在途中时,晋国国内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公元前620年,以赵盾为首的晋国大臣们迫于晋襄公夫人缪赢的压力,背叛了士会和公子雍,在晋国国内改立年幼的夷皋为晋国的国君(即晋灵公),并派兵阻击秦军,阻止士会和公子雍回国。
秦、晋双方在令狐至刳首一带展开一场大战,结果秦军因无备而败。此次战后,士会已不能再回晋国,被迫逃到秦国避难。接着其妻子儿女和部分族人也先后到秦国定居。士会在秦国受到重用,任秦军谋士,为秦军攻打晋国出谋划策。对晋国造成很大威胁。晋灵公七年(公元前614年)晋国六大臣召开会议,商讨对策,一致认为士会无罪,必须想办法使士会回到晋国。
随后就派魏寿余到秦国假装叛晋降秦,施计把士会劫持回晋国,并委以重任,先后任晋三军统帅和元帅。士会在晋国逐步掌握了军政大权,史称“士会辅成、景军无败绩”,“端刑法,辑训典,国无奸民”。晋国在士会的治理下日益强大起来。由于士会对晋国的卓越贡献和不朽业绩,公元前592年士会退休时被晋景公在其已有随地的基础上又加封一个领地——范邑。
最后在范邑终老去世,被赐谥号“武”。因此史书也称士会为随武子、范武子。士会生三个孩子,长士燮名富仙字美荣,次士鲂名富仁字祥耀,三士球名富任。“士燮子留秦不返者复姓刘氏”。刘氏复姓当在士会归晋之后,至今已二千六百多年。查阅有关经典和姓氏书均言“士会之裔留秦不返者复更为刘氏”。
《唐书·宰相世系表》即采此说。大梁普通元年修的《刘氏家谱》载:“士会公三子均仕晋,惟士燮之子在秦者为刘氏”。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fa699.com/38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