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自贸试验区川南临港片区
迎来挂牌六周年纪念
《泸州日报》整版聚焦
全文如下:
全力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南翼开放桥头堡
——四川自贸试验区川南临港片区
挂牌六周年纪实
2017年4月1日,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川南临港片区正式揭牌运行,掀开了泸州开放创新的新篇章。
2023年4月1日,四川自贸试验区川南临港片区朝着新的目标“全力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南翼开放桥头堡”奋力进发。
六年时光,不仅记录下了所有奋斗者的足迹,也见证了这里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
六年来,这里7项制度创新成果全国推广表扬、27项全省推广,一大批“泸州首创”从这里诞生。
六年来,这里427项行政许可事项集中办理,“最多跑一次”事项达371项。
六年来,这里成功集聚综保区、跨境电商综试区、进境粮食指定监管场地等六大国家级开放功能平台。
六年来,这里开出中欧班列,让泸州成为全省唯一具有水、陆“双栖”开放通道的城市。
六年来,这里进境粮食量从5万吨增长到100万吨、加工产能达到220万吨,稳居长江上游港口首位。
制度创新多元化
为开放发展凝聚磅礴力量
——六年来,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川南临港片区累计形成了448项制度创新成果,其中“生产型出口企业出口退税服务前置”“企业套餐式注销”“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智能辅助申报”3项经验获国务院发文全国推广,企业开办“小时清单制”等4项经验获得国务院办公厅、国家发改委发文表扬,另27项制度创新成果在四川全省推广。一项项创新改革任务能够顺利推进,得益于全市上下齐心协力坚定改革决心,实现了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双管齐下”。
“我们坚持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使命、以平台建设为重点抓手,积极探索出一条具有泸州特色的自贸试验区建设之路。”四川自贸试验区川南临港片区管委会负责人说。以泸州综合保税区为例,从2021年封关运行首年进出口额的40.05亿元,到2022年突破100亿元、全国排名进入全国百强,仅用时2年,年增速高达162.5%。高速增长的背后,就是改革创新带来的澎湃动力。
泸州港地处长江黄金水道上游,水运进口转关货物运输时间长、通关节点多。如何进一步促进“区港”高效联动?为此,四川自贸试验区川南临港片区管委会、泸州海关、泸州港务公司等单位强化横向协作,建立了口岸部门定期沟通协调机制,创新推行长江内河口岸进口“极简通关”模式,及时跟踪解决企业需求。采用该模式后,泸州口岸通关时间从25天缩至15天左右,江运平均节省5天时间,货物查验平均时间压缩到1小时以内。
今年2月,该项创新成果被纳入四川自贸试验区第六批可复制可推广制度创新成果全省推广。
“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才能在高质量发展中赢得先机”。一方面,制度创新给企业带来了满满获得感,另一方面,也让我市营商环境得到了极大优化。
“如果进口货物在节假日抵达泸州港,按照传统模式需等待节后第一个工作日,海关核销转关申报单之后,我们才能够申报,报完之后完成缴税查验等手续再放行。现在,通过‘极简通关’推出的提前申报措施,节假日前申报后就可办理缴税等相关手续,极大节约了我们的通关时间。”四川乐捷代理服务有限公司报关部经理陈守惠告诉记者。
对此,四川自贸试验区川南临港片区综合服务中心政务服务中心副主任潘云海深有感触:六年前,个体经营户申请开办餐饮企业需到工商、银行、食品监管等多个部门办理事项,并提交29项资料,耗时超30个工作日;现在,只需提交14项资料,到政务大厅一窗受理,最快可当天证照同领,可及时合法开展经营活动。
平台矩阵前沿化
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枢纽
——六年来,四川自贸试验区川南临港片区成功聚集自贸试验区、综保区、跨境电商综试区、进境粮食指定监管场地、进境肉类指定监管场地、国家临时水运开放口岸六大国家级开放功能平台“。平台矩阵”构建起了国内国际双循环重要枢纽。
平台好不好,企业最有发言权。去年,泸州首个跨境电商出口加工项目——四川鲲志“自行车生产及跨境电商出口项目”落地投产,2批“泸州造”自行车分别出口至俄罗斯和德国,培育推动“泸州造”及本地传统特色产品通过跨境电商拓展国际市场。
“泸州跨境电商的成长发展,是我们通过重点平台建设,加速构建产业发展新优势的缩影之一。”四川自贸试验区川南临港片区管委会经济商务局副局长姚伟介绍,借助自贸试验区开放型制度体系优势,逐一打通制约产业发展的痛点堵点难点,以此培育发展新模式、新业态、新动能。六年来,四川自贸试验区川南临港片区平台建设亮点纷呈、成绩斐然,实现了一件又一件“首个”突破和贸易额的迅猛增长。
泸州港于2003年开港,是四川第一大水运港、中国28个内河主要港口之一,2018年3月首次获批国家临时开放水运口岸。2022年,成功开行从泸州出发的中欧班列,推动泸州成为全省率先同时开通国际水运、陆运双通道的城市。2022年,泸州港集装箱吞吐量19.03万标箱、同比增长10.55%、占全省比重达66.4%,其中,水运外贸箱量6.13万标箱、同比增长10.03%、占全省比重达83.6%,铁路箱量4.26万标箱、同比增长15.01%。
2019年12月,泸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经国务院批复成立;2022年,泸州跨境电商公共服务平台成功上线,为跨境电商信息流、资金流、货物流“三流合一”提供了支撑和保障,实现跨境电商1210、9610、9710、9810全模式通关,成为省内除成都外业务最全面的综试区,获评四川省跨境电子商务示范基地。
自2022年1月25日从泸州出发的中欧班列成功开行,同年10月就取得中欧班列图定开行资质,到2023年1月成功开行首趟中欧班列回程班列,仅用一年时间就实现“三步走”突破。今年以来,从泸州开行的中欧班列报关的货物已达3703.58吨、货值7894.76万元,同比分别增长318.9%和74.8%。泸州“钢铁驼队”高速增长的数据背后,是泸州对外开放通道能级提升的体现,也是外贸活力持续增强的缩影。
临港优势叠加化
推动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
——六年来,四川自贸试验区川南临港片区立足临港开放特色优势,全力扩大有效投资、推进优势优先发展,目前已初步形成先进材料、粮油食品、国际贸易三大百亿级产业聚集发展态势。
3月20日,合盛集团年产4万吨高档锂电铜箔项目A区开始试生产。据悉,该项目在7个月时间里完成考察论证、项目签约、进场施工,不仅刷新了“泸州速度”,项目“拿地即开工”亦创本土首例。
3月28日,记者在泸州中海粮油工业有限公司看到,自2019年建成投产以来,该公司年产值连续三年呈现梯度增幅。该公司常务副总经理王代俊告诉记者,去年公司交出了年产量150万吨,年产值达33亿元的成绩单,并带动中信建设等粮油企业在川南临港片区落地投产。
目前,中信建设进口粮食加工项目一期100万吨生产线已正式投产,二期50万吨宠物饲料生产项目正在规划中,全面投产后将实现产值35亿元以上。
这些火热的发展场景,正是得益于四川自贸试验区川南临港片区充分发挥港口大宗商品水运价格优势和综保区等开放平台政策优势,大力发展集先进材料、临港粮油食品加工、仓储物流、国际贸易于一体的产业链条。
可以预见,随着企业生产陆续落地,不仅填补了我市粮油加工的市场份额,也将为推动长江流域粮油加工产业布局奠定良好基础。
“数据可以生动的说明,大格局和大视野,不仅是范围的扩大,更是我们发展质量的提升。”四川自贸试验区川南临港片区综保区工作局副局长陈鸿雨告诉记者,在发展百亿级国际贸易产业方面,川南临港片区正在依托综保区、跨境电商综试区、进境粮食指定监管场地等优势,以及中欧班列等开放通道带动,已引进培育泸州建发原材料、博禄贸易(上海)公司、盛和稀土股份公司等商贸服务企业130余家,正在加快推进嘉羿佳30万吨进口固态沥青储运、泸州港70万吨石油焦仓储贸易等项目落地,并通过临港国际贸易的发展有效服务口岸腹地实体经济发展,实现园区临港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联动互促发展。
伟大时代催人奋进,伟大梦想乘风启航。
下一步,四川自贸试验区川南临港片区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省委、市委决策部署,以“四化同步推进、城乡深度融合、‘一体两翼’齐飞”为具体实施路径,突出优势、精准发力,加快建设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城市核心区、长江上游航运贸易中心示范区,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南翼开放桥头堡。’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小蚂蚁-大泸文化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fa699.com/831.html